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5页 |
1.1 课题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2 文献综述 | 第11-13页 |
1.3 本文的行文脉络 | 第13-15页 |
第2章 多支座单自由度体系的响应分析 | 第15-25页 |
2.1 引言 | 第15页 |
2.2 多支座单自由度体系模型 | 第15-18页 |
2.2.1 模型介绍 | 第15-16页 |
2.2.2 运动方程 | 第16-18页 |
2.3 多支座单自由度体系的响应分析 | 第18-24页 |
2.3.1 时域响应分析 | 第18-20页 |
2.3.2 频域响应分析 | 第20-24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4-25页 |
第3章 考虑行波效应的地震反应谱 | 第25-42页 |
3.1 引言 | 第25页 |
3.2 行波地震反应谱的定义 | 第25-28页 |
3.2.1 经典地震反应谱 | 第25-27页 |
3.2.2 行波地震反应谱 | 第27-28页 |
3.3 行波地震反应谱的计算 | 第28-34页 |
3.4 视波速对行波地震反应谱的影响 | 第34-40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40-42页 |
第4章 行波地震反应谱的统计分析 | 第42-55页 |
4.1 引言 | 第42页 |
4.2 地震动分类 | 第42-43页 |
4.3 行波反应谱的统计分析 | 第43-53页 |
4.3.1 Northbrige地震行波反应谱统计分析 | 第44-47页 |
4.3.2 全部77次地震行波反应谱统计分析 | 第47-53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3-55页 |
结论 | 第55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60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| 第60-61页 |
致谢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