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0Co-γ辐射对多花野牡丹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
摘要 | 第8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1页 |
引言 | 第12-23页 |
1.1 园林植物辐射育种研究进展 | 第12-19页 |
1.1.1 辐射诱变机理 | 第12-14页 |
1.1.2 辐射育种的优点 | 第14页 |
1.1.3 辐射育种在园林植物上的应用 | 第14-19页 |
1.2 野牡丹科植物育种进展 | 第19-21页 |
1.3 研究目的意义 | 第21页 |
1.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| 第21-23页 |
2 材料与方法 | 第23-29页 |
2.1 试验材料 | 第23页 |
2.1.1 植物材料 | 第23页 |
2.1.2 钴源 | 第23页 |
2.2 试验方法 | 第23-29页 |
2.2.1 辐射处理 | 第23页 |
2.2.2 萌发试验 | 第23-24页 |
2.2.3 种子半致死剂量的确定 | 第24页 |
2.2.4 形态差异研究 | 第24-25页 |
2.2.5 生理指标测定 | 第25-29页 |
3 结果与分析 | 第29-46页 |
3.1 辐射处理对多花野牡丹种子萌发的影响 | 第29-30页 |
3.2 半致死剂量 | 第30页 |
3.3 不同辐射剂量对多花野牡丹形态指标的影响 | 第30-39页 |
3.3.1 株高差异及变化 | 第30-31页 |
3.3.2 径粗差异及变化 | 第31-32页 |
3.3.3 节间长度差异及变化 | 第32页 |
3.3.4 单株叶片数差异及变化 | 第32-33页 |
3.3.5 单株叶长差异及变化 | 第33-34页 |
3.3.6 单株叶宽差异及变化 | 第34页 |
3.3.7 单株芽数差异及变化 | 第34-35页 |
3.3.8 单株根长差异及变化 | 第35-36页 |
3.3.9 不同剂量对叶型的影响 | 第36-38页 |
3.3.10 不同剂量对叶片表面形态特征的影响 | 第38-39页 |
3.4 辐射剂量对多花野牡丹苗期生理指标的影响 | 第39-46页 |
3.4.1 苗期干重、鲜重差异 | 第39页 |
3.4.2 叶片中糖类、可溶性蛋白、黄酮的差异 | 第39-41页 |
3.4.3 叶绿素含量差异 | 第41-42页 |
3.4.4 叶片光合速率的差异 | 第42-43页 |
3.4.5 叶绿素荧光的差异 | 第43-46页 |
4 讨论 | 第46-51页 |
4.1 辐射剂量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| 第46页 |
4.2 辐射对幼苗形态指标的影响 | 第46-47页 |
4.3 辐射对植物生理指标的影响 | 第47-49页 |
4.4 辐射对叶片表面形态的影响 | 第49页 |
4.5 辐射对光合速率和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| 第49-51页 |
5 结论 | 第51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7页 |
附录 | 第57-61页 |
致谢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