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导论 | 第10-17页 |
一、研究课题的缘起 | 第10-11页 |
二、学术界研究综述 | 第11-15页 |
(一)对少数民族形象建构的研究 | 第11-12页 |
(二)关于新媒体时代对社会影响的研究 | 第12-14页 |
(三)关于傣族的相关研究 | 第14-15页 |
三、课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| 第15-16页 |
(一)课题研究价值 | 第15页 |
(二)课题研究意义 | 第15-16页 |
四、课题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| 第16-17页 |
第一章 新浪微博传播及民族形象建构理论概述 | 第17-36页 |
第一节 新浪微博的传播特征与传播效果 | 第17-22页 |
一、新浪微博的传播特征 | 第17-20页 |
二、新浪微博的传播效果 | 第20-22页 |
第二节 民族形象建构的意义 | 第22-27页 |
一、民族形象建构 | 第22-23页 |
二、民族形象建构方法 | 第23-25页 |
(一)传统媒介民族形象建构方法 | 第24页 |
(二)新媒体建构方法 | 第24-25页 |
三、民族形象建构意义 | 第25-27页 |
第三节 新浪微博对民族形象建构的作用 | 第27-36页 |
一、微博对民族形象建构的作用 | 第30-32页 |
二、新浪微博的不同应用类型对民族形象建构作用的差异性对比 | 第32-36页 |
(一)文字微博信息发布方式对民族形象建构的作用 | 第33页 |
(二)图片微博信息发布方式对民族形象建构的作用 | 第33-34页 |
(三)视频微博信息发布方式对民族形象建构的作用 | 第34-36页 |
第二章 新浪微博的不同应用类型对云南傣族民族形象的建构 | 第36-52页 |
第一节 云南傣族民族形象建构 | 第36-43页 |
一、云南傣族民族形象建构方法 | 第38-40页 |
二、云南傣族民族形象建构意义 | 第40-42页 |
三、云南傣族民族形象建构现状 | 第42-43页 |
第二节 新浪微博对傣族民族形象建构的典型案例分析 | 第43-46页 |
一、云南西双版纳政府微博在傣族民族形象建构中的应用 | 第43-44页 |
二、云南西双版纳政府微博对傣族形象建构的影响 | 第44-45页 |
三、旅游景点官方微博在傣族形象建构方面的应用 | 第45-46页 |
第三节 新浪微博的不同应用类型对傣族形象建构的报道分析 | 第46-52页 |
一、旅游景点的官方微博报道分析 | 第48-49页 |
二、旅游局的官方微博报道分析 | 第49-50页 |
三、政府的官微报道分析 | 第50页 |
四、实名认证的大V报道分析 | 第50-52页 |
第三章 新浪微博环境下云南傣族民族形象建构中出现的问题 | 第52-58页 |
第一节 新浪微博的不同应用类型中存在部分信息的虚假 | 第52-55页 |
一、报道不真实信息 | 第52-53页 |
二、转发信息不验证真伪 | 第53-54页 |
三、不真实的信息不及时更正 | 第54-55页 |
第二节 官方微博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且缺少新意 | 第55页 |
第三节 实名认证的大V微博对傣族形象建构的负面影响 | 第55-56页 |
第四节 微博中发布的信息与评论内容的不和谐性 | 第56-58页 |
第四章 微博环境下云南傣族民族形象建构的反思 | 第58-67页 |
第一节 提升微博信息真实性 | 第58-59页 |
一、加强对微博信息真实性的监管 | 第58-59页 |
二、提高微博使用者素质 | 第59页 |
第二节 云南傣族自身应树立“形象营销”理念 | 第59-62页 |
第三节 加强形象及代言活动策划做好形象危机公关 | 第62-64页 |
一、正确认识代言活动策划的重要性 | 第62页 |
二、加大代言活动策划投入 | 第62-63页 |
三、加强形象危机公关重视程度 | 第63页 |
四、及时发现并解决形象危机问题 | 第63-64页 |
第四节 及时删选消极信息减少负面影响 | 第64-67页 |
一、实时监控微博信息 | 第64-65页 |
二、第一时间删除消极信息 | 第65页 |
三、注重对信息负面影响的清除 | 第65-67页 |
结语 | 第67-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71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| 第71-72页 |
致谢 | 第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