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英文摘要 | 第5-11页 |
缩写表 | 第11-12页 |
1 研究背景 | 第12-16页 |
·拟南芥、渗透压及膨压、细胞骨架和GFP 绿色荧光蛋白 | 第12页 |
·细胞骨架的作用 | 第12-16页 |
·微丝的作用 | 第12-13页 |
·微管的作用 | 第13-14页 |
·微管对细胞壁纤维素微纤丝的调控 | 第14-16页 |
2 前言 | 第16-22页 |
·提出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| 第16-18页 |
·提出课题的目的 | 第16-17页 |
·课题的研究意义 | 第17-18页 |
·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| 第18-22页 |
·研究的内容 | 第18-19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19-20页 |
·研究中的创新点及关键问题 | 第20-22页 |
3 拟南芥愈伤组织培养 | 第22-26页 |
·引言 | 第22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22-23页 |
·材料及药品 | 第22-23页 |
·实验器材 | 第23页 |
·培养方法 | 第23页 |
·实验结果及数据 | 第23-24页 |
·数据分析与讨论 | 第24-26页 |
4 拟南芥悬浮细胞培养及优化 | 第26-34页 |
·引言 | 第26页 |
·拟南芥悬浮细胞培养 | 第26-30页 |
·材料及药品 | 第26页 |
·实验器材 | 第26-27页 |
·悬浮细胞培养方法 | 第27页 |
·TTC 法测细胞活性 | 第27页 |
·细胞形态检测 | 第27-28页 |
·实验结果 | 第28-30页 |
·拟南芥悬浮细胞培养条件优化 | 第30-32页 |
·材料与药品 | 第30页 |
·实验器材 | 第30页 |
·悬浮细胞培养方法 | 第30-31页 |
·实验结果 | 第31-3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2-34页 |
5 拟南芥细胞骨架及原生质对环境渗透压改变的响应 | 第34-44页 |
·引言 | 第34页 |
·细胞提纯 | 第34-35页 |
·实验材料及药品 | 第34页 |
·实验器材 | 第34页 |
·提纯方法 | 第34-35页 |
·低熔点琼脂包埋细胞 | 第35页 |
·实验材料及药品 | 第35页 |
·实验器材 | 第35页 |
·包埋方法 | 第35页 |
·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微管、微丝动态变化 | 第35-36页 |
·材料及药品 | 第35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35页 |
·观测方法 | 第35-36页 |
·显微镜观察原生质变化 | 第36-37页 |
·材料及药品 | 第36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36页 |
·实验方案 | 第36-37页 |
·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37-43页 |
·MBD 转基因型拟南芥悬浮细胞的微管骨架动态变化 | 第37-38页 |
·FABD2 转基因拟南芥悬浮细胞微丝骨架动态变化 | 第38-40页 |
·原生质变化程度测定 | 第40-41页 |
·原生质长、短轴长度变化比率对比 | 第41-4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3-44页 |
6 细胞骨架对拟南芥单细胞响应环境渗透压变化的影响 | 第44-68页 |
·引言 | 第44-46页 |
·细胞骨架药物制备 | 第46页 |
·细胞松弛素D | 第46页 |
·氨磺乐灵 | 第46页 |
·紫杉醇 | 第46页 |
·鬼笔环肽 | 第46页 |
·悬浮细胞骨架药物处理及包埋 | 第46-47页 |
·实验材料及药品 | 第46-47页 |
·实验器材 | 第47页 |
·药物处理及包埋方法 | 第47页 |
·细胞骨架荧光强度测定 | 第47-48页 |
·材料及药品 | 第47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47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47-48页 |
·细胞骨架动态的共聚焦显微观察 | 第48页 |
·材料及药品 | 第48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48页 |
·激光共聚焦观测细胞骨架 | 第48页 |
·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原生质变化 | 第48-49页 |
·材料及药品 | 第48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48-49页 |
·实验方案 | 第49页 |
·实验结果与数据 | 第49-59页 |
·细胞松弛素D 处理MBD 细胞 | 第49-51页 |
·紫杉醇处理MBD 细胞 | 第51-54页 |
·氨磺乐灵处理FABD2 细胞 | 第54-56页 |
·鬼笔环肽处理FABD2 细胞 | 第56-59页 |
·讨论 | 第59-65页 |
·MBD 细胞微管骨架动态变化对比 | 第59页 |
·FABD2 细胞微丝骨架动态变化对比 | 第59-60页 |
·荧光强度对比 | 第60-61页 |
·原生质变化程度对比 | 第61-6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5-68页 |
7 总结及后续工作建议 | 第68-70页 |
·主要结果 | 第68-69页 |
·后续研究建议 | 第69-70页 |
致谢 | 第70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78页 |
附录 | 第78-89页 |
A. MS 培养基配方 | 第78-79页 |
B. 主要实验仪器 | 第79-80页 |
C. 研究背景及相关资料 | 第80-89页 |
D. 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 | 第8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