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5-27页 |
1.1 纳米羟基磷灰石 | 第15-20页 |
1.1.1 纳米羟基磷灰石的性质及应用 | 第15-16页 |
1.1.2 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形貌对其生物学性能的影响 | 第16页 |
1.1.3 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制备 | 第16-20页 |
1.2 磷酸钙基生物材料的3D打印 | 第20-21页 |
1.2.1 磷酸钙基生物材料的3D打印方法 | 第20页 |
1.2.2 磷酸钙基生物材料3D打印研究现状 | 第20-21页 |
1.3 海藻酸盐的研究 | 第21-23页 |
1.3.1 海藻酸盐的结构 | 第21-22页 |
1.3.2 海藻酸盐的性质及应用 | 第22-23页 |
1.4 聚乙二醇与阿仑膦酸钠的研究 | 第23-24页 |
1.4.1 聚乙二醇的结构、性质及应用 | 第23-24页 |
1.4.2 阿仑膦酸钠的结构、性质及应用 | 第24页 |
1.5 本论文问题的提出、研究目的及内容 | 第24-27页 |
1.5.1 本论文问题的提出 | 第24-25页 |
1.5.2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 | 第25页 |
1.5.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| 第25-27页 |
第二章 聚乙二醇调控合成不同形貌纳米羟基磷灰石 | 第27-46页 |
2.1 引言 | 第27-28页 |
2.2 材料与实验方法 | 第28-32页 |
2.2.1 实验试剂 | 第28页 |
2.2.2 滴定法样品制备 | 第28页 |
2.2.3 扩散法样品制备 | 第28-29页 |
2.2.4 样品机械活化 | 第29-30页 |
2.2.5 样品形貌表征 | 第30-31页 |
2.2.6 样品物相分析 | 第31页 |
2.2.7 样品结构分析 | 第31页 |
2.2.8 溶液电导率测量 | 第31-32页 |
2.2.9 样品粒径及Zeta电位测定 | 第32页 |
2.3 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32-44页 |
2.3.1 样品微观形貌 | 第32-35页 |
2.3.2 样品物相分析 | 第35-37页 |
2.3.3 样品红外结果分析 | 第37-38页 |
2.3.4 溶液电导率 | 第38-40页 |
2.3.5 样品Zeta电位测定结果 | 第40页 |
2.3.6 机械活化样品表征 | 第40-44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44-46页 |
第三章 机械活化结合化学分散批量合成纳米羟基磷灰石 | 第46-60页 |
3.1 引言 | 第46页 |
3.2 材料与实验方法 | 第46-48页 |
3.2.1 实验试剂 | 第46-47页 |
3.2.2 样品制备 | 第47页 |
3.2.3 样品表征 | 第47页 |
3.2.4 阿仑膦酸钠的体外释放 | 第47-48页 |
3.2.5 统计学分析 | 第48页 |
3.3 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48-58页 |
3.3.1 样品微观形貌 | 第48-51页 |
3.3.2 样品物相分析 | 第51-53页 |
3.3.3 样品组成结构 | 第53-54页 |
3.3.4 样品Zeta电位分析 | 第54-55页 |
3.3.5 阿仑膦酸钠的体外释放 | 第55-58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58-60页 |
第四章 纳米羟基磷灰石/海藻酸钠复合材料的3D打印 | 第60-76页 |
4.1 引言 | 第60页 |
4.2 材料与实验方法 | 第60-63页 |
4.2.1 实验试剂 | 第60-61页 |
4.2.2 水凝胶前体制备 | 第61页 |
4.2.3 3D生物打印系统 | 第61页 |
4.2.4 水凝胶前体的流变学性能 | 第61-62页 |
4.2.5 3D打印复合支架的溶胀性能 | 第62页 |
4.2.6 3D打印复合支架的力学性能 | 第62页 |
4.2.7 3D打印复合支架的微观形貌 | 第62-63页 |
4.2.8 3D打印复合支架的表面粗糙度 | 第63页 |
4.2.9 统计学分析 | 第63页 |
4.3 结果和讨论 | 第63-74页 |
4.3.1 水凝胶前体的流变学性能 | 第63-65页 |
4.3.2 3D打印复合支架的溶胀性 | 第65-67页 |
4.3.3 3D打印复合支架的力学性能 | 第67-68页 |
4.3.4 3D打印复合支架的微观形貌 | 第68-72页 |
4.3.5 3D打印复合支架的表面粗糙度 | 第72-74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74-76页 |
第五章 不同形貌纳米羟基磷灰石及3D打印复合支架的生物相容性评价 | 第76-84页 |
5.1 引言 | 第76页 |
5.2 材料与实验方法 | 第76-78页 |
5.2.1 实验试剂 | 第76页 |
5.2.2 不同形貌nano-HA与MG-63共培养 | 第76-77页 |
5.2.3 3D打印复合支架与MG-63共培养 | 第77页 |
5.2.4 细胞毒性检测 | 第77-78页 |
5.2.5 细胞形态观察 | 第78页 |
5.2.6 统计学分析 | 第78页 |
5.3 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78-82页 |
5.3.1 不同形貌nano-HA细胞毒性检测 | 第78-79页 |
5.3.2 不同形貌nano-HA细胞共培养形态分析 | 第79-81页 |
5.3.3 3D打印复合支架的细胞毒性检测 | 第81-82页 |
5.3.4 3D打印复合支架细胞共培养形态分析 | 第82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82-84页 |
结论 | 第84-86页 |
致谢 | 第86-8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7-101页 |
参研课题及科研成果 | 第10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