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3-5页 |
英文摘要 | 第5-6页 |
1 绪论 | 第10-22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2 泡沫钛及稀土添加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3 泡沫钛的结构特征 | 第13页 |
1.4 多孔金属材料制备方法 | 第13-15页 |
1.4.1 粉末烧结法 | 第14页 |
1.4.2 中空球烧结法 | 第14页 |
1.4.3 浆料发泡法 | 第14页 |
1.4.4 熔体发泡法 | 第14页 |
1.4.5 粉末冶金法 | 第14页 |
1.4.6 渗流铸造法 | 第14页 |
1.4.7 烧结溶解法 | 第14-15页 |
1.5 泡沫钛的应用 | 第15-19页 |
1.5.1 吸能缓冲材料 | 第15-16页 |
1.5.2 吸声隔音材料 | 第16-17页 |
1.5.3 催化剂载体 | 第17页 |
1.5.4 电极材料 | 第17-18页 |
1.5.5 生物医用材料 | 第18-19页 |
1.6 稀土增强型泡沫钛材料 | 第19-20页 |
1.6.1 稀土元素以及稀土元素的物理化学性质 | 第19页 |
1.6.2 稀土元素的用途 | 第19-20页 |
1.6.3 稀土元素对钛合金的增强作用 | 第20页 |
1.6.4 稀土元素的添加形态 | 第20页 |
1.7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| 第20-22页 |
1.7.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| 第20页 |
1.7.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| 第20-22页 |
2 泡沫钛材料制备及分析方法 | 第22-32页 |
2.1 引言 | 第22页 |
2.2 实验方法 | 第22页 |
2.3 实验材料 | 第22-26页 |
2.3.1 Ti粉的选择 | 第22-23页 |
2.3.2 造孔剂的选择 | 第23-25页 |
2.3.3 稀土的选择 | 第25-26页 |
2.4 实验室所用仪器设备 | 第26-29页 |
2.5 试样的制备 | 第29-30页 |
2.5.1 配粉、混料 | 第29页 |
2.5.2 压制成型 | 第29-30页 |
2.5.3 烧结 | 第30页 |
2.6 检测分析手段 | 第30-32页 |
3 粉末烧结制备泡沫钛的工艺研究 | 第32-46页 |
3.1 引言 | 第32页 |
3.2 压制压力对泡沫钛性能的影响 | 第32-36页 |
3.2.1 压制压力对泡沫钛材料宏观形貌的影响 | 第32-33页 |
3.2.2 压制压力对泡沫钛材料抗压缩性能的影响 | 第33-36页 |
3.3 烧结温度对泡沫钛性能的影响 | 第36-40页 |
3.3.1 烧结温度对泡沫钛材料微观组织结构的影响 | 第37-38页 |
3.3.2 烧结温度对泡沫钛材料抗压缩性能的影响 | 第38-40页 |
3.4 烧结时间对泡沫钛性能的影响 | 第40-44页 |
3.4.1 烧结时间对泡沫钛材料微观组织结构的影响 | 第41-42页 |
3.4.2 烧结时间对泡沫钛材料抗压缩性能的影响 | 第42-44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44-46页 |
4 稀土钕对泡沫钛的烧结行为及组织性能的研究 | 第46-64页 |
4.1 引言 | 第46页 |
4.2 稀土钕添加对泡沫钛组织及性能的影响机理 | 第46-47页 |
4.3 实验过程及检测分析 | 第47-62页 |
4.3.1 泡沫钛材料内部的孔结构 | 第48-49页 |
4.3.2 稀土钕对泡沫钛材料宏观大孔孔壁的微观组织形貌的影响 | 第49-50页 |
4.3.3 稀土钕对泡沫钛材料孔壁内部微观小孔的影响 | 第50-51页 |
4.3.4 稀土钕对泡沫钛材料孔隙率的影响 | 第51-55页 |
4.3.5 稀土钕对泡沫钛材料抗压缩性能的影响 | 第55-57页 |
4.3.6 稀土钕对泡沫钛材料压缩应变的影响 | 第57-58页 |
4.3.7 稀土钕对泡沫钛材料杨氏模量的影响 | 第58-60页 |
4.3.8 稀土钕对泡沫钛材料物相的影响 | 第60-61页 |
4.3.9 稀土钕对泡沫钛材料金相的影响 | 第61-62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62-64页 |
5 结论 | 第64-66页 |
致谢 | 第66-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74页 |
附录 | 第74页 |
A. 作者在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| 第74页 |
B. 作者在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| 第74页 |
C. 作者在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学术活动 | 第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