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园艺论文--果树园艺论文--坚果类(壳果类)论文--核桃(胡桃)论文

青海地方核桃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引言第11-20页
    1.1 核桃资源研究概述第11-12页
    1.2 核桃遗传多样性研究第12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表型多样性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内含物含量多样性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2.1 脂肪和脂肪酸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2.2 蛋白和氨基酸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细胞学水平多样性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生化水平多样性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5 分子水平多样性第16页
    1.3 遗传标记在核桃种质资源中的应用第16-18页
    1.4 核桃资源其他研究第18-19页
    1.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9-20页
第二章 核桃种仁内含物含量测定与多样性分析第20-33页
    2.1 材料与方法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材料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测定指标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2.1 脂肪及脂肪酸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2.2 蛋白及氨基酸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试剂与仪器设备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方法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4.1 总脂肪含量测定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4.2 脂肪酸含量测定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4.3 蛋白质含量测定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4.4 氨基酸含量测定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4.5 数据处理第22-23页
    2.2 结果与分析第23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脂肪与脂肪酸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1.1 青海地方核桃脂肪含量及主要脂肪酸含量测定结果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1.2 青海地方核桃脂肪及主要脂肪酸多样性分析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蛋白质与氨基酸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.1 青海地方核桃蛋白质含量及氨基酸含量测定结果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.2 青海地方核桃蛋白质及氨基酸含量多样性分析表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青海核桃种质资源内含物含量不同分布区差异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不同产区核桃主要内含物指标的主成分分析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不同核桃产区的聚类分析第30页
    2.3 结论与讨论第30-33页
第三章 核桃ISSR标记分析第33-58页
    3.1 材料与方法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材料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ISSR引物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所用试剂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所用仪器第33-34页
    3.2 方法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基因组DNA提取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模板DNA浓度及质量检测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ISSR扩增反应体系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3.1 分散体系优化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3.2 预混Mix体系优化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ISSR引物筛选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ISSR引物最佳退火温度筛选第35页
    3.3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EXCEL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POPGENE 32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NTSYS pc 2.11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ARLEQUIN 3.5第37页
    3.4 结果与分析第37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核桃基因组DNA提取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ISSR-PCR分散体系的建立及优化第38-4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4.2.1 d NTP对ISSR-PCR体系的影响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4.2.2 引物浓度对ISSR-PCR体系的影响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4.2.3 Taq Polymerase对ISSR-PCR体系的影响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4.2.4 Mg~(2+)对ISSR-PCR体系的影响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4.2.5 DNA对ISSR-PCR体系的影响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4.2.6 引物UBC835最佳退火温度筛选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4.2.7 ISSR-PCR反应体系的验证结果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预混体系的建立及优化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ISSR引物筛选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5 引物最佳退火温度筛选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6 资源ISSR标记第48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7 遗传多样性分析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8 遗传结构和遗传距离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9 主坐标轴分析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0 居群聚类分析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1 地方核桃品种的亲缘关系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4.11.1 遗传相似性系数分析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4.11.2 聚类分析第55-56页
    3.5 结论与讨论第56-58页
参考文献第58-67页
附录第67-89页
致谢第89-90页
作者简介第90页

论文共9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我国刑事强制医疗程序的法律监督问题研究
下一篇:我国进口跨境电商问题与发展策略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