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--经济计算、经济数学方法论文--经济数学方法论文

中国工业部门的物质流核算与分析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10页
导论第10-13页
   ·本文选题背景第10-11页
   ·本文选题意义第11页
     ·理论意义第11页
     ·现实意义第11页
   ·本文研究的结构、方法及创新第11-13页
第一章 文献综述第13-19页
   ·国外物质流账户的研究现状第13-15页
     ·国外物质流理论的研究第13页
     ·国外物质流国家层面的研究第13-14页
     ·国外物质流产业经济层面的研究第14-15页
   ·国内物质流账户的研究现状第15-19页
     ·国家层面的研究第15-16页
     ·区域层面的研究第16-17页
     ·产业部门的研究第17-19页
第二章 物质流核算理论框架第19-25页
   ·物质流账户的理论基础第19-20页
   ·物质流分析系统边界概貌第20-21页
   ·物质流核算账户中的基本概念第21-22页
     ·代谢主体第21页
     ·原料吨当量第21页
     ·生态包袱(隐藏流)第21-22页
   ·物质流核算项目分类第22-25页
第三章 物质流研究方法第25-35页
   ·关于工业部门的归并与调整第25-26页
   ·数据收集和整理第26-27页
   ·生态包袱(隐藏流)的估计方法第27-30页
     ·隐藏流比例系数第27-29页
     ·基础建设的挖方量第29页
     ·水土流失第29-30页
   ·砂和碎石的估计方法第30页
   ·耗散性损失第30-31页
   ·使用集中度第31页
   ·IPAT 分析法第31页
   ·工业部门物质流账户指标的建立第31-35页
     ·物质输入指标第32页
     ·物质输出指标第32-33页
     ·物质平衡指标第33页
     ·物质利用效率指标第33-35页
第四章 工业部门物质流账户的结果与分析第35-51页
   ·工业部门物质流核算账户第35-36页
   ·工业部门整体物质流账户第36-39页
   ·趋势分析第39-41页
     ·物质输入和输出指标变化趋势第39-40页
     ·物质利用效率变化趋势第40-41页
   ·物质使用集中度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第41-42页
   ·IPAT 分析第42-43页
   ·结构分析第43-45页
     ·物质输入指标结构分析第43-44页
     ·物质输出指标结构分析第44页
     ·实物进出口结构分析第44-45页
   ·相关指标分析第45-49页
     ·每人总物质需求与进出口结构趋势比较第45页
     ·工业部门物质存量平衡第45-46页
     ·工业部门物质贸易平衡第46-47页
     ·平均每人每年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第47页
     ·工业废弃物妥善处理率第47-48页
     ·使用后剩余集中度第48-49页
   ·个别物质流指标的跨国比较第49-51页
     ·基础建设挖方量的跨国比较第49页
     ·国内物质隐藏流的跨国比较第49-51页
第五章 结论与展望第51-54页
   ·主要结论第51-52页
   ·研究展望第52-54页
参考文献第54-59页
附录第59-65页
后记第65页

论文共6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知识溢出对制造业发展的影响研究--基于空间计量的分析
下一篇:我国家电下乡效用的实证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