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化学论文--有机化学论文

3-取代亚甲基苯并磺内酰胺的1,3-偶极环加成反应研究
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-35页
    1.1 1,3-偶极环加成反应第10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1,3-偶极体和亲偶极体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1,3-偶极环加成反应机理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1,3-偶极环加成反应的研究进展第12-18页
    1.2 苯并磺内酰胺类衍生物第18-3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苯并磺内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第20-33页
    1.3 立题依据第33-35页
第二章 3-取代亚甲基苯并磺内酰胺与亚甲胺叶立德偶极环加成反应研究第35-69页
    2.1 苯并磺内酰胺类螺环化合物第35页
    2.2 吡咯螺氧化吲哚类化合物第35-39页
    2.3 实验部分第39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仪器与试剂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实验方法第40-43页
    2.4 结果与讨论第43-4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中间体 1-甲基-1,3-二氢-2,1-苯并异噻唑-2,2-二氧化物1的合成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中间体 3-取代亚甲基苯并磺内酰胺5的合成第44-4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目标化合物7的最佳反应条件的选择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不同底物对反应的影响第48-49页
    2.5 单晶结构解析第49-52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化合物 7d单晶结构解析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化合物 7f单晶结构解析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化合物 7g单晶结构解析第51-52页
    2.6 本章小结第52-53页
    2.7 实验结果与数据第53-69页
第三章 3-取代亚甲基苯并磺内酰胺与腈氧化物偶极环加成反应研究第69-93页
    3.1 异噁唑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第70-7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利用缩合反应制备异噁唑类化合物第7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利用 1,3-偶极环加成反应制备异噁唑类化合物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利用炔基肟醚的金属催化串联反应制备异噁唑类化合物第72-73页
    3.2 实验部分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仪器与试剂第7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实验方法第73-74页
    3.3 结果与讨论第74-8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腈氧化物的制备第74-7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目标化合物10的最佳反应条件的选择第75-7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不同底物对反应的影响第77-80页
    3.4 单晶结构分析第80-81页
    3.5 反应机理分析第81-84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84-85页
    3.7 实验结果与数据第85-93页
第四章 3-取代亚甲基苯并磺内酰胺与硝酮偶极环加成反应研究第93-114页
    4.1 硝酮的 1,3-偶极环加成反应研究第93-9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异噁唑烷类化合物第9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硝酮类化合物第93-98页
    4.2 实验部分第98-9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仪器与试剂第9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实验方法第98-99页
    4.3 结果与讨论第99-10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硝酮的制备第9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反应的区域选择性第99-10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反应的立体选择性第101-10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目标化合物12的最佳反应条件的选择第103-10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不同底物对反应的影响第104-105页
    4.4 单晶结构分析第105-106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106-107页
    4.6 实验结果与数据第107-114页
第五章 醋酸银/(S,S)-ip-FOXAP 催化 3-取代亚甲基苯并磺内酰胺与亚甲胺叶立德不对称反应研究第114-137页
    5.1 亚甲胺叶立德参与的不对称 1,3-偶极环加成反应第115-121页
    5.2 实验部分第121-12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仪器与试剂第12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实验方法第121-123页
    5.3 结果与讨论第123-12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非手性催化条件下不同底物对反应的影响第12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目标化合物16的最佳反应条件的选择第123-12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不同底物对反应的影响第126-127页
    5.4 单晶结构分析第127-128页
    5.5 反应机理分析第128-129页
    5.6 本章小结第129页
    5.7 实验结果与数据第129-137页
结论第137-139页
参考文献第139-163页
致谢第163-164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164-165页

论文共16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多数据源融合的蛋白质功能预测方法研究
下一篇:基于干涉合成孔径激光雷达的三维成像算法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