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4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8-15页 |
| 1.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8-9页 |
| 1.2 国内外发展现状 | 第9-13页 |
| 1.3 本论文指标与章节安排 | 第13-15页 |
| 第2章 频率选择表面的基本理论 | 第15-31页 |
| 2.1 频率选择表面的基本工作原理 | 第15-18页 |
| 2.1.1 FSS原理的微观解释 | 第15-16页 |
| 2.1.2 FSS原理的宏观解释 | 第16-18页 |
| 2.2 影响FSS性能的因素 | 第18-23页 |
| 2.2.1 单元结构 | 第18-20页 |
| 2.2.2 加载介质层 | 第20-21页 |
| 2.2.3 组阵方式和阵元间距 | 第21页 |
| 2.2.4 FSS的多层级联 | 第21-23页 |
| 2.3 栅瓣 | 第23-25页 |
| 2.4 分析方法 | 第25-30页 |
| 2.4.1 模式展开法 | 第25-29页 |
| 2.4.2 谱域法 | 第29-30页 |
| 2.5 本章小结 | 第30-31页 |
| 第3章 双频带阻FSS的研究 | 第31-49页 |
| 3.1 2.5GHZ/3.5 GHZ双频带阻型FSS的结构 | 第31-37页 |
| 3.1.1 实现双频带的不同结构 | 第31-32页 |
| 3.1.2 2.5 GHz/3.5 GHz双频带阻型FSS的结构的选择 | 第32-37页 |
| 3.2 万字型结构 | 第37-44页 |
| 3.2.1 万字型结构的引申 | 第37-38页 |
| 3.2.2 2.5 GHz/3.5 GHz双频带阻型FSS结构的优化设计 | 第38-44页 |
| 3.3 2.5GHZ/3.5 GHZ双频带阻型FSS的加工与测试 | 第44-48页 |
| 3.3.1 实物与测试环境 | 第44-46页 |
| 3.3.2 测试结果 | 第46-48页 |
| 3.4 本章小结 | 第48-49页 |
| 第4章 双频带通FSS的研究 | 第49-66页 |
| 4.1 KA/KU双频带通型FSS的研究 | 第49-57页 |
| 4.1.1 Ka/Ku双频带通型FSS的结构选择 | 第49-53页 |
| 4.1.2 Ka/Ku双频带通型FSS结构的优化设计 | 第53-57页 |
| 4.2 2.5GHZ/3GHZ双频带通型FSS的研究 | 第57-64页 |
| 4.2.1 2.5GHz/3 GHz双频带通型FSS的结构选择 | 第58-60页 |
| 4.2.2 2.5GHz/3 GHz双频带通型FSS结构的优化设计 | 第60-64页 |
| 4.3 本章小结 | 第64-66页 |
| 结论 | 第66-6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8-73页 |
| 致谢 | 第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