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沪外地青年“过客”现象的政治影响探析
摘要 | 第2-4页 |
abstract | 第4-6页 |
绪论 | 第9-24页 |
第一节、问题、对象与目的 | 第9-13页 |
一、研究问题 | 第9-11页 |
二、研究对象 | 第11-12页 |
三、研究目的 | 第12-13页 |
第二节、在沪外地青年“过客”现象 | 第13-14页 |
第三节、文献综述 | 第14-22页 |
一、外来人口的研究现状 | 第14-20页 |
二、有关外来人口的政治学分析 | 第20-21页 |
三、现有研究缺陷 | 第21-22页 |
第四节、研究方法与难点 | 第22-24页 |
一、研究方法 | 第22-23页 |
二、研究难点 | 第23-24页 |
第一章 在沪外地青年“过客”现象的成因 | 第24-43页 |
第一节、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制度性排斥 | 第24-30页 |
一、上海户籍制度改革的历史回顾 | 第24-25页 |
二、外地青年的落户现状 | 第25-27页 |
三、与户籍制度相联系的社会福利 | 第27-30页 |
第二节、文化隔阂对在沪外地青年的影响 | 第30-35页 |
一、海派文化的影响 | 第30-31页 |
二、外地青年遭受的文化排斥 | 第31-34页 |
三、文化排斥中的个人社会记忆差异 | 第34-35页 |
第三节、高昂的居留成本 | 第35-39页 |
一、上海居留成本的组成 | 第35-37页 |
二、居留成本迫使外地青年“逃离”上海 | 第37-39页 |
第四节、社会关系网络的重构 | 第39-43页 |
一、社会关系网络的内涵 | 第39-41页 |
二、社会关系网络对“过客”现象形成的影响 | 第41-43页 |
第二章 在沪外地青年“过客”现象的政治影响 | 第43-53页 |
第一节、对权利平等的危害 | 第43-47页 |
一、市民权利的不平等 | 第43-44页 |
二、政治权利的不平等 | 第44-46页 |
三、社会管理权利的不平等 | 第46-47页 |
第二节、弱化年轻一代对政治制度合法性的认同 | 第47-49页 |
一、政治制度合法性的内涵 | 第47-48页 |
二、“过客”现象对政治制度合法性的影响 | 第48-49页 |
第三节、影响社会流动与社会稳定 | 第49-51页 |
一、阻碍社会流动 | 第49-51页 |
二、社会流动与社会稳定 | 第51页 |
第四节、对“原籍地”的政治影响 | 第51-53页 |
一、精英群体与政治社会化 | 第51-52页 |
二、“过客”青年对“原籍地”政治社会化的影响 | 第52-53页 |
第三章 对化解“过客”现象负面政治影响的思考 | 第53-60页 |
第一节、促进外来人口权利平等化 | 第53-54页 |
第二节、推动户籍制度的渐进主义改革 | 第54-55页 |
第三节、促进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的互动、融合 | 第55-56页 |
第四节、创新在沪外地青年的生存保障方式 | 第56-57页 |
第五节、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| 第57-60页 |
结语 | 第60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8页 |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68-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