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中文摘要 | 第4-5页 |
| 英文摘要 | 第5页 |
| 引言 | 第8-13页 |
| 第一章 幼儿教师的职业角色、素质要求及相关理论 | 第13-21页 |
| 一、幼儿教师的的职业角色及素质要求 | 第13-17页 |
| (一)幼儿教师角色地位 | 第13-14页 |
| (二)幼儿教师角色特点 | 第14页 |
| (三)幼儿教师专业素养 | 第14-17页 |
| 二、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相关理论 | 第17-19页 |
| (一)哲学理论 | 第17页 |
| (二)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| 第17-18页 |
| (三)冰山理论 | 第18-19页 |
| (四)社会学理论 | 第19页 |
| 三、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意义作用 | 第19-21页 |
| (一)幼儿教师专业素质是保证整个教育事业质量的重要举措 | 第19-20页 |
| (二)幼儿教师专业素质是保证整个幼儿教师队伍质量的重要方面 | 第20页 |
| (三)幼儿教师专业素质是保证幼教事业质量的根本要求 | 第20-21页 |
| 第二章 当前幼儿教师队伍专业素质的现状分析 | 第21-27页 |
| 一、我国教师专业素质建设工作历程 | 第21-23页 |
| (一)教师队伍建设发展进程 | 第21-22页 |
| (二)教师事业发展相关政策措施 | 第22页 |
| (三)幼儿教师建设相关政策措施 | 第22-23页 |
| 二、对省直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现状调查 | 第23-25页 |
| (一)幼儿教师在职业道德方面的表现 | 第24页 |
| (二)幼儿教师在职业理念方面的表现 | 第24页 |
| (三)幼儿教师在职业知识方面的表现 | 第24-25页 |
| (四)幼儿教师在专业能力方面的表现 | 第25页 |
| 三、影响当前幼儿教师队伍专业素质因素浅析 | 第25-27页 |
| (一)个人原因 | 第25-26页 |
| (二)社会原因 | 第26页 |
| (三)体制原因 | 第26-27页 |
| 第三章 提高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对策措施 | 第27-37页 |
| 一、幼儿教师个人要注重自我发展、全面提升 | 第27-32页 |
| (一)结合教师发展历程有针对开发其专业素质 | 第27页 |
| (二)增强幼儿教师专业精神和知识素养 | 第27-28页 |
| (三)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升幼儿教师必备的职业技能 | 第28-31页 |
| (四)拓宽提升幼儿教师专业能力途径 | 第31-32页 |
| 二、积极创造外部支持条件确保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 | 第32-35页 |
| (一)建立高等教育学院和学前教育培训机构合作机制 | 第32页 |
| (二)完善幼儿教师在岗进修培训机制 | 第32-33页 |
| (三)强化幼儿教师职业专业资格管理机制 | 第33页 |
| (四)进一步改革幼儿教育教学机制 | 第33-34页 |
| (五)推行园本研训互助提升机制 | 第34-35页 |
| (六)建设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学校 | 第35页 |
| 三、加强政策环境引导和资源保障 | 第35-37页 |
| (一)保障职业环境 | 第35页 |
| (二)保障学习机会 | 第35-36页 |
| (三)保障合法权益 | 第36-37页 |
| 结论 | 第37-3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8-39页 |
| 附录 | 第39-42页 |
| 后记 | 第42-43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| 第4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