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4-6页 |
英文摘要 | 第6-8页 |
引言 | 第11-13页 |
(一)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| 第11页 |
(二) 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(三) 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2页 |
(四)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| 第12-13页 |
一、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发展学生思想品德的重要课程 | 第13-16页 |
(一) 思想品德课具有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重要作用 | 第13-14页 |
1. 提高学生思想道德认知水平 | 第13页 |
2. 培养和提高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和人生发展问题的能力 | 第13-14页 |
3.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 | 第14页 |
(二) 课程性质和内容决定了思想品德课程是发展学生思想品德的课程 | 第14-15页 |
1. 思想品德课课程性质要求思想品德课要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 | 第14页 |
2. 思想品德课课程内容要求思想品德课要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 | 第14-15页 |
(三) 课程理念和目标决定了思想品德课程是发展学生思想品德的课程 | 第15-16页 |
二、初中思想品德课发展学生思想品德方面存在问题及其成因 | 第16-21页 |
(一) 初中思想品德课发展学生思想品德方面存在的问题 | 第16-18页 |
1. 注重知识讲授,忽视思想品德教育 | 第16页 |
2. 机械照搬书本知识,缺乏品德教育深度 | 第16-17页 |
3. 脱离学生实际,难以引起学生思想共鸣 | 第17页 |
4. 忽视教学中的情感教育,难以使思想品德升华 | 第17-18页 |
5. 课程教学重说教轻实践,难以使道德规范转化为道德行为 | 第18页 |
(二) 初中思想品德课发展思想品德方面存在问题的成因 | 第18-21页 |
1. 应试教育的消极影响 | 第18-19页 |
2. 教师教学理念陈旧,教学方法创新不足 | 第19页 |
3. 思想品德课教师自身素质不高,教学能力欠缺 | 第19-20页 |
4. 欠缺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 | 第20-21页 |
三、初中思想品德课形成和发展学生思想品德的对策 | 第21-29页 |
(一) 树立新的德育理念 | 第21页 |
(二) 知识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 | 第21-22页 |
1. 挖掘教学内容中包含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 | 第21-22页 |
2. 在知识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| 第22页 |
(三) 回归生活 | 第22-23页 |
(四) 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形式应灵活多样 | 第23-26页 |
1. 充分运用案例教学 | 第23-24页 |
2. 精心组织模拟活动 | 第24页 |
3. 广泛应用视听手段 | 第24-25页 |
4. 深入开展社会调查 | 第25页 |
5. 经常实地参观考察 | 第25-26页 |
6. 积极参加公益活动 | 第26页 |
(五) 建立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教学评价体系 | 第26-29页 |
1. 实行立体动态考核 | 第26-27页 |
2. 合理设置评价内容 | 第27页 |
3. 评价方式多元化 | 第27页 |
4. 多元主体参与评价 | 第27-28页 |
5. 综合制定评价标准 | 第28-29页 |
结论 | 第29-3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0-32页 |
附录 | 第32-34页 |
后记 | 第34-35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| 第3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