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0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1-19页 |
1.1 分类地位及本草考证 | 第11页 |
1.2 茯苓的形态特性与产地分布 | 第11-12页 |
1.3 遗传基础的研究 | 第12-13页 |
1.4 茯苓三级菌种制作研究 | 第13-15页 |
1.5 茯苓的胞外酶研究 | 第15-17页 |
1.6 茯苓菌丝适宜的生活条件研究 | 第17页 |
1.7 食用菌种质资源研究与存在的问题 | 第17-19页 |
第二章 绪论 | 第19-21页 |
2.1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9页 |
2.2 研究范围和内容 | 第19-21页 |
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| 第21-29页 |
3.1 材料 | 第21-22页 |
3.2 试验方法 | 第22-27页 |
3.3 数据处理方法 | 第27页 |
3.4 技术路线 | 第27-29页 |
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| 第29-47页 |
4.1 茯苓固体培养基胞外酶浸提条件研究 | 第29-33页 |
4.2 茯苓生物学特性研究 | 第33-36页 |
4.3 液体培养基茯苓菌株酶活性变化研究 | 第36-39页 |
4.4 原种培养基筛选 | 第39-41页 |
4.5 不同外界环境对茯苓胞外酶活性的影响 | 第41-47页 |
第五章 讨论 | 第47-49页 |
5.1 固体培养基胞外酶浸提条件研究 | 第47页 |
5.2 茯苓生物学特性 | 第47页 |
5.3 液体菌株酶活性与发酵液pH变化、菌丝干重研究 | 第47-48页 |
5.4 原种培养基的筛选 | 第48页 |
5.5 不同外界环境对茯苓胞外酶活性的影响 | 第48-49页 |
第六章 结论 | 第49-51页 |
6.1 固体培养基胞外酶浸提条件研究 | 第49页 |
6.2 茯苓生物学特性研究 | 第49-50页 |
6.3 液体菌株酶活性与发酵液pH变化、菌丝干重研究 | 第50页 |
6.4 原种培养基的筛选 | 第50页 |
6.5 三级菌株酶活性表现 | 第50页 |
6.6 不同外界环境对茯苓胞外酶活性的影响 | 第50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5页 |
致谢 | 第55-57页 |
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| 第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