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第一章 技术侦查措施概述 | 第7-15页 |
1.1 技术侦查措施概念及特征 | 第7-9页 |
1.1.1 技术侦查措施的概念 | 第7页 |
1.1.2 技术侦查措施的特征 | 第7-9页 |
1.2 技术侦查措施的法律价值 | 第9-12页 |
1.2.1 内在价值 | 第9-10页 |
1.2.2 外在价值 | 第10-12页 |
1.3 检察机关适用技术侦查措施的必要性 | 第12-15页 |
1.3.1 侦破案件的需要 | 第12-13页 |
1.3.2 完善证据链条的需要 | 第13-14页 |
1.3.3 拓展案件线索的需要 | 第14-15页 |
第二章 检察机关技术侦查措施适用程序中存在的问题 | 第15-18页 |
2.1 适用案件的范围界定模糊 | 第15页 |
2.2 审批程序规定不明确 | 第15-16页 |
2.3 执行主体不适合 | 第16-17页 |
2.4 收集的材料直接作为证据使用是否合理 | 第17-18页 |
第三章 国外应用技术侦查措施的立法借鉴 | 第18-23页 |
3.1 技术侦查措施的适用原则 | 第18-20页 |
3.1.1 重罪适用原则 | 第18页 |
3.1.2 最后手段原则 | 第18-19页 |
3.1.3 相关性原则 | 第19页 |
3.1.4 司法审查原则 | 第19页 |
3.1.5 非法证据排除原则 | 第19-20页 |
3.1.6 人权保护原则 | 第20页 |
3.2 适用技术侦查措施的立法模式 | 第20-21页 |
3.3 比较之结论 | 第21-23页 |
第四章 检察机关技术侦查措施适用程序的立法完善 | 第23-31页 |
4.1 程序设计 | 第23-27页 |
4.1.1 对“重大职务犯罪案件”的标准、技术侦查执行的适用范畴进行限定 | 第23-24页 |
4.1.2 细化技术侦查措施的申报批准程序 | 第24页 |
4.1.3 应赋予检察机关技术侦查措施的执行权 | 第24-25页 |
4.1.4 关于运用技术侦查措施所获取材料的转化问题 | 第25-27页 |
4.2 制度构建 | 第27-31页 |
4.2.1 检察机关技术侦查人员资格认证制度 | 第27-28页 |
4.2.2 技术侦查措施保密制度 | 第28-29页 |
4.2.3 检察机关技术侦查措施侵权后被侵权人的救济制度 | 第29-3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1-33页 |
致谢 | 第3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