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4页 |
1.1 研究的背景及课题的缘起 | 第8-9页 |
1.1.1 研究的背景 | 第8页 |
1.1.2 研究课题的缘起 | 第8-9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| 第10-12页 |
1.3.1 国内高校餐建筑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1.3.2 国外高校餐饮建筑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4 相关概念 | 第12页 |
1.5 研究方法 | 第12-14页 |
1.5.1 理论 | 第12页 |
1.5.2 调研 | 第12页 |
1.5.3 分析 | 第12-13页 |
1.5.4 案例 | 第13页 |
1.5.5 研究框架 | 第13-14页 |
第二章 现代高校餐饮建筑的发展变化 | 第14-28页 |
2.1 现代高校餐饮建筑的发展变化 | 第14-21页 |
2.1.1 高校餐饮建筑在校园规划中的发展变化 | 第14页 |
2.1.2 高校餐饮建筑分类变化 | 第14-17页 |
2.1.3 高校餐饮建筑规模的变化 | 第17页 |
2.1.4 高校餐饮建筑空间的变化 | 第17-18页 |
2.1.5 高校餐饮建筑功能的变化 | 第18-19页 |
2.1.6 高校餐饮建筑就餐模式的变化 | 第19页 |
2.1.7 高校餐饮建筑硬件配置的变化 | 第19-20页 |
2.1.8 高校餐饮建筑经营模式的变化 | 第20页 |
2.1.9 高校餐饮建筑适应气候及节能方面的变化 | 第20-21页 |
2.2 引起高校餐饮建筑发展变化的原因 | 第21-25页 |
2.2.1 当代大学生饮食消费观念的转变 | 第21-22页 |
2.2.2 现代教育体制下理念的转变 | 第22页 |
2.2.3 现代社会行为交往理论的发展 | 第22页 |
2.2.4 高校校园规划的发展 | 第22-23页 |
2.2.5 绿色校园建设理论的发展 | 第23-25页 |
2.3 现代高校餐饮建筑发展变革的价值 | 第25-26页 |
2.3.1 有助于教育观念的转变 | 第25-26页 |
2.3.2 有助于土地的集约化发展 | 第26页 |
2.3.3 有助于校园文化的传承 | 第26页 |
2.3.4 有助于校园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| 第26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6-28页 |
第三章 现代高校餐饮建筑设计及更新与变革 | 第28-46页 |
3.1 现代高校餐饮建筑室内外空间解析 | 第28-34页 |
3.1.1 现代高校餐饮空间室外解析及发展方向 | 第28-30页 |
3.1.2 现代高校餐饮建筑内部空间解析及发展方向 | 第30-34页 |
3.2 现代高校餐饮建筑室内外空间设计的特点 | 第34-38页 |
3.2.1 现代高校餐饮建筑文化定位 | 第34-35页 |
3.2.2 现代高校餐饮建筑外观形态的设计特点 | 第35-36页 |
3.2.3 现代高校餐饮建筑室内设计注意问题 | 第36-38页 |
3.3 现代高校餐饮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 | 第38-40页 |
3.3.1 餐饮建筑规模的扩大化 | 第38页 |
3.3.2 注重功能多元化与服务内容的复杂化 | 第38页 |
3.3.3 注重布局上的关联性,成网络化布局 | 第38页 |
3.3.4 注重外部造型、空间环境及内部装修 | 第38-39页 |
3.3.5 对交往空间的注重 | 第39页 |
3.3.6 注重生态意识与可持续发展 | 第39-40页 |
3.4 现阶段我国老旧高校餐饮发展更新与改造 | 第40-45页 |
3.4.1 现阶段我国高校校园发展的概况 | 第40-41页 |
3.4.2 现阶段我国高校建筑更新与改造的理论基础 | 第41页 |
3.4.3 现阶段我国高校建筑更新与改造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| 第41-43页 |
3.4.4 从现阶段我国高校建筑更新与改造看校园餐饮建筑 | 第43-45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第四章 石家庄铁道大学餐饮建筑设计实践 | 第46-58页 |
4.1 石家庄铁道大学餐饮建筑的概况 | 第46-49页 |
4.2 项目简介 | 第49-52页 |
4.3 更新与改造 | 第52-57页 |
4.3.1 围护结构—外墙节能设计 | 第52-53页 |
4.3.2 围护结构—屋顶节能设计 | 第53-55页 |
4.3.3 围护结构—门窗节能设计 | 第55-57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7-58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8-59页 |
5.1 结论 | 第58页 |
5.2 展望 | 第58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1页 |
致谢 | 第61-62页 |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