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9页 |
1.1 选题背景与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进展 | 第12-17页 |
1.2.1 近红外光谱技术 | 第12-14页 |
1.2.2 土壤有机质含量近红外测定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1.2.3 土壤氮磷含量近红外测定研究 | 第15-17页 |
1.2.4 近红外土壤成分测定仪研究现状 | 第17页 |
1.2.5 存在问题 | 第17页 |
1.3 研究内容 | 第17-18页 |
1.4 论文结构安排 | 第18-19页 |
第二章 土壤光谱数据采集及处理方法 | 第19-33页 |
2.1 土壤样本及光谱采集设备 | 第19-22页 |
2.1.1 土壤样本 | 第19-20页 |
2.1.2 光谱采集设备 | 第20-21页 |
2.1.3 土壤样本及光谱数据采集 | 第21-22页 |
2.2 近红外光谱数据的预处理方法 | 第22-23页 |
2.2.1 剔除异常样本 | 第22页 |
2.2.2 微分 | 第22页 |
2.2.3 归一化 | 第22页 |
2.2.4 多元散射校正 | 第22-23页 |
2.2.5 变量标准化 | 第23页 |
2.3 特征波长选择方法 | 第23-26页 |
2.3.1 连续投影法 | 第23-24页 |
2.3.2 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 | 第24-25页 |
2.3.3 随机蛙跳算法 | 第25-26页 |
2.4 近红外光谱的化学计量学建模方法 | 第26-31页 |
2.4.1 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 | 第26-27页 |
2.4.2 人工神经网络法 | 第27-29页 |
2.4.3 深度学习法 | 第29-31页 |
2.5 模型的评价指标 | 第31-32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32-33页 |
第三章 基于光谱分析的土壤有机质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| 第33-42页 |
3.1 材料与方法 | 第33-34页 |
3.1.1 土壤样本的有机质含量测定 | 第33页 |
3.1.2 光纤探头安装高度对测量精度的影响 | 第33-34页 |
3.2 光谱数据预处理 | 第34-37页 |
3.2.1 异常样本的剔除 | 第34页 |
3.2.2 预处理 | 第34-35页 |
3.2.3 模型样本的划分 | 第35-36页 |
3.2.4 特征波长的优择 | 第36-37页 |
3.3 建模方法比较 | 第37-38页 |
3.3.1 线性建模方法 | 第37页 |
3.3.2 非线性建模方法 | 第37-38页 |
3.4 实验结果及分析 | 第38-40页 |
3.4.1 PLS线性建模方法实验结果 | 第38-39页 |
3.4.2 RBF神经网络建模方法实验结果 | 第39-40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40-42页 |
第四章 基于神经网络的土壤养分近红外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| 第42-51页 |
4.1 材料与方法 | 第42-43页 |
4.2 特征波长选择 | 第43-44页 |
4.3 建模方法比较 | 第44-45页 |
4.3.1 径向基神经网络模型 | 第44-45页 |
4.3.2 小波神经网络模型 | 第45页 |
4.3.3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| 第45页 |
4.4 土壤速效磷含量实验结果及分析 | 第45-48页 |
4.4.1 土壤速效磷含量实验结果 | 第45-47页 |
4.4.2 实验结果分析 | 第47-48页 |
4.5 速效氮含量预测实验结果及分析 | 第48-50页 |
4.5.1 建模方法比较 | 第48-49页 |
4.5.2 实验结果及分析 | 第49-50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50-51页 |
第五章 基于深度信念网络的土壤速效磷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| 第51-57页 |
5.1 深度信念网络模型 | 第51页 |
5.2 基于DBN的土壤速效磷含量测定算法 | 第51-55页 |
5.2.1 试供样本及光谱获取 | 第52页 |
5.2.2 预测模型建立方法 | 第52-54页 |
5.2.3 DBN方法建模实验结果 | 第54-55页 |
5.3 实验结果分析 | 第55-56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7-59页 |
6.1 结论 | 第57-58页 |
6.2 创新点 | 第58页 |
6.3 展望 | 第58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4页 |
致谢 | 第64-65页 |
作者简介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