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化学工业论文--染料及中间体工业论文--各种用途的合成染料论文--荧光、磷光染料论文

咔唑类A-π-D-π-A型红光及近红外荧光染料的发光性质调控
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一章 绪论第11-39页
    1.1 有机红光及近红外荧光染料的发展及应用第11-12页
    1.2 有机红光/近红外荧光染料的结构第12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近平面结构的大π共轭体系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推-拉分子结构体系第13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咔唑类推-拉结构的红光/近红外荧光染料第17-18页
    1.3 推-拉型分子结构的有机荧光染料的溶剂化效应第18-20页
    1.4 有机荧光染料聚集态发光行为第20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聚集荧光淬灭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聚集诱导发光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机械响应发光(mechanoresponsive luminescent, MRL)第23-26页
    1.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、意义和内容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第27-29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29-39页
第二章 基于丙二腈为电子受体的A-π-D-π-A型咔唑衍生物第39-59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39页
    2.2 实验部分第39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实验试剂和仪器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第41-44页
    2.3 结果与讨论第44-5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产物的合成与结构表征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理论计算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光物理性质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电化学特性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聚集荧光猝灭效应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6 机械响应发光性质第50-53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53-55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55-59页
第三章 基于茚二酮为受体的A-π-D-π-A型咔唑衍生物第59-72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59页
    3.2 实验部分第59-6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实验试剂和仪器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第60-61页
    3.3 结果与讨论第61-7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产物的合成路线与结构表征第6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理论计算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光物理性质第62-6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电化学特性第6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聚集荧光猝灭/聚集诱导发光第65-6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机械响应发光性质第67-71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71-72页
第四章 基于Tricyanofuran(TCF)为受体的A-π-D-π-A型咔唑衍生物第72-78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72页
    4.2 实验部分第72-7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实验试剂和实验仪器第7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第72-74页
    4.3 结果与讨论第74-7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产物的合成路线与结构表征第7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理论计算第74-7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光物理性质第75-7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电化学性质第7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机械响应发光第76-77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77-78页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78-80页
    5.1 结论第78-79页
    5.2 展望第79-80页
附录第80-90页
致谢第90-92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2页

论文共9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快速消费品现代通路重点客户管理研究--以BDF公司为例
下一篇:以金纳米粒子为探针可视化监测丝蛋白多肽的自组装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