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生物科学论文--植物学论文--植物生物化学论文

大豆抗盐蛋白PM18互作蛋白的筛选及分析
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7页
第一部分 前言第12-40页
    1.1 固有无序蛋白简介第12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固有无序蛋白的序列和结构特点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固有无序蛋白的功能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固有无序蛋白与植物抗逆性第16-18页
    1.2 LEA蛋白概述第18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LEA蛋白分类第19-25页
    1.3 LEA蛋白在植物中的功能第25-27页
    1.4 LEA蛋白在植物耐盐性中的研究进展第27-29页
    1.5 蛋白质互作的研究进展第29-38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蛋白互作的生物信息学预测第29-34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蛋白质互作研究的实验方法第34-38页
    1.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38-40页
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40-66页
    2.1 实验材料与试剂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植物材料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菌株及载体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引物第41-42页
    2.2 实验主要试剂与设备第42-4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主要试剂及试剂盒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主要仪器设备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主要培养基的配制第45-47页
    2.3 实验方法第47-6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PM18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大豆cDNA文库的构建第49-5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酵母双杂交第55-6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阳性克隆的构建及全长基因的回转验证第61-66页
第三章 结果第66-96页
    3.1 PM18蛋白的分析第66-7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PM18亚细胞定位预测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PM18相互作用蛋白的预测第67-6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PM18蛋白无序程度预测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PM18蛋白二级结构的预测第70-71页
    3.2 cDNA文库构建第71-7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总RNA提取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cDNA链的合成第72-7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cDNA修饰第7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cDNA分子克隆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cDNA文库评价鉴定第74-76页
    3.3 诱饵蛋白的构建与自激活检测第76-7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诱饵蛋白编码基因的克隆第7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PM18基因诱饵载体的构建第76-7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诱饵蛋白自激活检测结果第77-78页
    3.4 正常条件下酵母双杂交筛选结果第78-79页
    3.5 回转验证第79-80页
    3.6 测序分析第80-82页
    3.7 盐胁迫下酵母双杂交筛选结果第82-85页
        3.7.1 胁迫条件的确定第82-83页
        3.7.2 盐胁迫条件下酵母双杂交筛选第83页
        3.7.3 氯化钠对筛选的影响第83-85页
    3.8 阳性基因的克隆及回转验证第85-96页
        3.8.1 互作蛋白的基本信息及氨基酸序列信息第85-88页
        3.8.2 蛋白质序列特征第88-90页
        3.8.3 亚细胞定位预测第90-91页
        3.8.4 蛋白无序性的预测第91-92页
        3.8.5 蛋白二级结构的预测第92-93页
        3.8.6 六个基因的克隆第93页
        3.8.7 pGADT7载体的构建第93-94页
        3.8.8 全长基因的回转验证第94-96页
第四章: 讨论第96-104页
结论第104-105页
附录第105-128页
致谢第128-129页
硕士期间研究成果第129-130页
参考文献第130-138页

论文共13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ST快递公司服务质量评价研究
下一篇:基于Aurora-A抑制调控人乳腺癌MDA-MB-231细胞体外增殖与血管新生的实验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