钢管格构式塔架多支管空间节点受力性能及承载力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英文摘要 | 第4-5页 |
主要符号 | 第13-14页 |
1 绪论 | 第14-36页 |
1.1 引言 | 第14-18页 |
1.2 钢管节点承载力研究现状及进展 | 第18-34页 |
1.2.1 相贯节点研究现状及进展 | 第18-29页 |
1.2.2 管板节点研究现状及进展 | 第29-33页 |
1.2.3 钢管节点的研究方法 | 第33-34页 |
1.3 本文的研究背景及主要内容 | 第34-36页 |
1.3.1 本文的研究背景 | 第34-35页 |
1.3.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35-36页 |
2 空间复杂多支管节点试验研究 | 第36-66页 |
2.1 引言 | 第36-38页 |
2.2 试验研究 | 第38-63页 |
2.2.1 试验样本 | 第38-39页 |
2.2.2 材性试验 | 第39-41页 |
2.2.3 试验装置及加载方案 | 第41-46页 |
2.2.4 测点布置 | 第46-47页 |
2.2.5 试验结果及分析 | 第47-63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63-66页 |
3 空间复杂多支管节点有限元分析 | 第66-102页 |
3.1 引言 | 第66页 |
3.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| 第66-71页 |
3.2.1 有限元分析软件 | 第66页 |
3.2.2 非线性问题 | 第66-67页 |
3.2.3 非线性求解 | 第67-68页 |
3.2.4 单元类型和网格划分 | 第68-71页 |
3.3 有限元模型的验证 | 第71-77页 |
3.4 参数分析 | 第77-94页 |
3.4.1 梁节点参数分析 | 第77-88页 |
3.4.2 梁节点破坏模式分布规律 | 第88页 |
3.4.3 柱节点参数分析 | 第88-93页 |
3.4.4 柱节点破坏模式分布规律 | 第93-94页 |
3.5 辅助材杆件对节点承载力的影响 | 第94-101页 |
3.5.1 梁节点主要分析参数 | 第94-95页 |
3.5.2 梁节点辅助材杆件对节点承载力的影响 | 第95-98页 |
3.5.3 柱节点主要分析参数 | 第98页 |
3.5.4 柱节点辅助材杆件对节点承载力的影响 | 第98-101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101-102页 |
4 空间复杂多支管节点承载力理论分析 | 第102-136页 |
4.1 引言 | 第102页 |
4.2 梁节点理论分析 | 第102-117页 |
4.2.1 理论分析模型 | 第102-105页 |
4.2.2 能量变化率的虚功原理 | 第105-106页 |
4.2.3 圆环变形能量的变化率 | 第106-109页 |
4.2.4 母线梁伸缩能量的变化率 | 第109-111页 |
4.2.5 极限承载力公式 | 第111-112页 |
4.2.6 有限元参数验证 | 第112-117页 |
4.3 柱节点理论分析 | 第117-135页 |
4.3.1 理论分析模型 | 第117-120页 |
4.3.2 圆环变形能量的变化率 | 第120-123页 |
4.3.3 母线梁伸缩能量的变化率 | 第123-125页 |
4.3.4 极限承载力公式 | 第125页 |
4.3.5 有限元参数验证 | 第125-135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135-136页 |
5 空间复杂多支管节点承载力计算方法 | 第136-160页 |
5.1 引言 | 第136页 |
5.2 空间节点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 | 第136-159页 |
5.2.1 现有规范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 | 第136-138页 |
5.2.2 节点拆分计算方法 | 第138-140页 |
5.2.3 梁节点极限承载力建议公式 | 第140-149页 |
5.2.4 柱节点极限承载力建议公式 | 第149-159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159-160页 |
6 结论与展望 | 第160-162页 |
6.1 研究结论 | 第160-161页 |
6.2 主要创新点 | 第161页 |
6.3 研究工作展望 | 第161-162页 |
致谢 | 第162-1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64-178页 |
附录 | 第178-180页 |
A. 节点位置索引图 | 第178-180页 |
B.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| 第180页 |
C.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| 第18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