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主要中英文词语对照 | 第5-6页 |
| 摘要 | 第6-8页 |
| Abstract | 第8-10页 |
| 前言 | 第11-13页 |
| 对象与方法 | 第13-17页 |
| 1 临床资料 | 第13-15页 |
| 2 治疗方案 | 第15页 |
| 3 评定指标 | 第15-17页 |
| 结果 | 第17-23页 |
| 1 基线资料比较 | 第17页 |
| 2 磁共振灌注成像(PWI)参数比较 | 第17-20页 |
| 3 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| 第20-21页 |
| 4 治疗前后三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比较 | 第21-22页 |
| 5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(MBI)量表(改良Barthel指数) | 第22-23页 |
| 讨论 | 第23-29页 |
| 1 研究结果分析 | 第23页 |
| 2 讨论 | 第23-27页 |
| 3 导师学术思想探讨 | 第27-29页 |
| 结论 | 第29-30页 |
| 致谢 | 第30-3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1-34页 |
| 附录 | 第34-49页 |
| 附录1 中医证候(缺血性中风恢复期脾肾两虚型)量化评分表 | 第34-35页 |
| 附录2 NIHSS量表(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评分标准) | 第35-38页 |
| 附录3 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(MBI) | 第38-39页 |
| 附录4 附图 | 第39-43页 |
| 附录5 综述 MR成像检测脑微血管研究进展 | 第43-4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7-49页 |
| 附录6 在校期间论文论著和科研情况 | 第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