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6-8页 |
| Abstract | 第8-10页 |
| 英文缩略语表 | 第11-12页 |
| 前言 | 第12-13页 |
| 材料与方法 | 第13-19页 |
| 1.实验材料 | 第13-15页 |
| 1.1 实验动物 | 第13页 |
| 1.2 实验药物及主要试剂 | 第13页 |
| 1.3 主要仪器和实验器材 | 第13页 |
| 1.4 主要工作液配方 | 第13-15页 |
| 2.实验方法 | 第15-17页 |
| 2.1 动物造模及分组 | 第15页 |
| 2.2 神经行为学检测 | 第15-16页 |
| 2.3 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脑组织中IL-6 和TNF-α 的表达 | 第16-17页 |
| 3.统计学处理 | 第17-19页 |
| 实验结果 | 第19-26页 |
| 1.一般情况观察 | 第19-20页 |
| 1.1 孕鼠受孕和分娩情况 | 第19页 |
| 1.2 新生仔鼠情况 | 第19页 |
| 1.3 子宫及胎盘HE染色病理结果 | 第19-20页 |
| 1.4 新生仔鼠脑组织病理结果 | 第20页 |
| 2.神经行为学检测结果 | 第20-22页 |
| 2.1 早期药物干预组 | 第20-21页 |
| 2.2 晚期药物干预组 | 第21-22页 |
| 2.3 早期干预组和晚期干预组比较 | 第22页 |
| 3.实验室指标检测结果 | 第22-26页 |
| 3.1 早期干预组IL-6 和TNF-α 的IOD值比较 | 第22-23页 |
| 3.2 晚期药物干预组的IOD值比较 | 第23-24页 |
| 3.3 早期干预组和晚期干预组的IOD值比较 | 第24-26页 |
| 讨论 | 第26-35页 |
| 1.现代医学对脑瘫的认识 | 第26-30页 |
| 1.1 脑瘫的定义 | 第26页 |
| 1.2 脑瘫的病因 | 第26-28页 |
| 1.3 宫内感染/炎症与脑瘫 | 第28-29页 |
| 1.4 炎症因子IL-6、TNF-α | 第29-30页 |
| 2.中医对脑瘫的认识 | 第30-31页 |
| 3.实验分析 | 第31-32页 |
| 3.1 动物造模 | 第31页 |
| 3.2 实验结果分析 | 第31-32页 |
| 4.蒲金口服液的作用 | 第32页 |
| 5.导师的学术思想 | 第32-33页 |
| 6.展望 | 第33-35页 |
| 结论 | 第35-36页 |
| 致谢 | 第36-3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7-40页 |
| 附录1 文献综述 | 第40-4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2-44页 |
| 附录2 病理图片 | 第44-48页 |
| 附录3 研究生期间科研情况 | 第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