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化学论文--无机化学论文--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论文--第Ⅳ族非金属元素(碳和硅)及其化合物论文--碳C论文

石墨烯三维组装体的构筑及其性能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第1章 前言第12-25页
    1.1 引言第12页
    1.2 石墨烯制备方法第12页
    1.3 石墨烯三维组装体第12-13页
    1.4 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第13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氧化石墨烯自组装法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水热还原诱导自组装法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化学还原诱导自组装法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4 交联剂诱导自组装法第16-18页
    1.5 石墨烯基三维组装体的应用第18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石墨烯三维组装体在环境治理方面的应用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石墨烯三维组装体在可再生能源领域中的应用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石墨烯三维组装体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第22-23页
    1.6 石墨烯三维组装体的优势和展望第23页
    1.7 本论文的立题依据第23-25页
第2章 石墨烯/Ag纳米粒子三维组装体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第25-42页
    2.1 前言第25-26页
    2.2 实验部分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表征仪器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氧化石墨烯(GO)的制备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石墨烯气凝胶(3DGA)的制备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石墨烯/银三维组装体(3DGA/Ag)和负有Ag的还原氧化石墨烯(RGO/Ag)的制备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6 催化性能测试第28-29页
    2.3 结果与讨论第29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3DGA/Ag的机械性能及形貌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3DGA/Ag的红外光谱分析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3DGA/Ag的拉曼光谱分析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3DGA/Ag的XRD分析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3DGA/Ag的XPS分析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6 组装体的孔隙结构分析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7 3DGA/Ag的催化性能第35-41页
    2.4 催化还原机理第41页
    2.5 小结第41-42页
第3章 石墨烯/CuO 3D组装体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还原水制氢性能第42-56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42-44页
    3.2 实验部分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表征仪器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石墨烯组装体(3DG-T)的制备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负有CuO的3DG-T的制备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光催化性能测试第45-46页
    3.3 结果与讨论第46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3DG-T/CuO的形貌分析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3DG-T/CuO的红外光谱分析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3DG-T/CuO的拉曼光谱分析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3DG-T/CuO的XRD分析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3DG-T/CuO的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3DG-T的热重分析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7 3DG-T/CuO的XPS分析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8 3DG-T/CuO的光催化制氢性能第51-55页
    3.4 小结第55-56页
第4章 石墨烯/CuO三维组装体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第56-62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56-57页
    4.2 实验部分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3DG-T的制备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3DG-T/CuO复合物的制备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工作电极的制备第58页
    4.3 结果与讨论第58-61页
    4.4 小结第61-62页
第5章 结论第62-63页
参考文献第63-82页
致谢第82-83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83页

论文共8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铑催化下N-酰胺导向的(1H)-吲唑C7位的烯基化反应
下一篇:电解法制备金属钒酸盐(Zn、Fe)及其应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