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化学论文--高分子化学(高聚物)论文

基于咪唑鎓盐仿生肽型抗菌高分子的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第1章 绪论第8-20页
    1.1 抗菌的简介第8页
    1.2 抗菌剂第8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无机类抗菌剂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有机类抗菌剂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天然生物抗菌剂第11-12页
    1.3 抗菌高分子第12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季铵盐型高分子抗菌剂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季磷盐和磺酸类高分子抗菌剂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苯酚和苯甲酸类高分子抗菌剂第16页
    1.4 硫醇烯光固化反应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硫醇烯光固化反应背景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硫醇烯光固化反应概述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硫醇烯光固化反应的应用第18页
    1.5 论文选题及主要研究内容第18-20页
第2章 实验部分第20-26页
    2.1 实验试剂第20页
    2.2 电荷量和烷基链含量可控的抗菌膜制备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1,3-二烯丙基咪唑鎓盐(DIm)的制备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1-烯丙基3癸基咪唑溴盐(ADIm)的制备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具有电荷梯度的抗菌膜系列的制备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具有不同含量烷基链的抗菌膜制备第21-22页
    2.3 烯醚类咪唑鎓盐抗菌高分子薄膜的制备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烷基咪唑的制备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1-烷基3(2-(乙烯醚)乙基)咪唑鎓盐(VEIm)的制备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烯醚类咪唑鎓盐抗菌高分子薄膜的制备第23页
    2.4 样品表征方法第23-24页
    2.5 抗菌性能测试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LB培养基和LB培养液的配置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抗菌测试方法第25-26页
第3章 电荷量和烷基链含量可控的抗菌膜合成与表征第26-37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26页
    3.2 不同电荷量抗菌膜实验结果与讨论第26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0 1,3-二烯丙基咪唑鎓盐(DIm)的核磁表征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1-烯丙基3癸基咪唑溴盐(ADIm)的核磁表征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不同电荷抗菌膜的X射线光电能谱分析(XPS)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不同电荷抗菌膜的热学性能表征(DSC和TGA)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不同电荷抗菌膜的亲疏水性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不同电荷抗菌膜的抗菌性能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6 不同烷基链含量抗菌膜的傅里叶全反射红外光谱分析(ATR-FTIR)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7 不同烷基链含量抗菌膜的热学性能表征(DSC和TGA)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8 不同烷基链含量抗菌膜的亲疏水性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9 不同烷基链含量抗菌膜的抗菌性能第35-36页
    3.3 结论第36-37页
第4章 烯醚类咪唑鎓盐抗菌膜的合成与表征第37-46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37页
    4.2 烯醚类咪唑鎓盐抗菌膜的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7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烷基咪唑(Im-nC)核磁表征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烯醚类咪唑鎓盐(VEIm-nC)红外光谱分析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烯醚类咪唑鎓盐(VEIm-nC)核磁表征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烯醚类咪唑抗菌膜实时红外光谱及傅里叶全反射红外光谱分析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烯醚类咪唑抗菌膜热学性能表征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6 烯醚类咪唑抗菌膜Contact Angle表征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7 烯醚类咪唑抗菌膜抗菌性能第44-45页
    4.3 结论第45-46页
总结与展望第46-48页
参考文献第48-54页
致谢第54-55页
个人简历、硕士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第55页
    个人简历第55页
    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科研成果第55页

论文共5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水产养殖池塘蓝藻水华的生物防治
下一篇:软式棒垒球运动方案影响小学生执行功能、学业成绩的实践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