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专用术语注释表 | 第8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7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4页 |
1.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| 第14-17页 |
1.3.1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贡献 | 第14-15页 |
1.3.2 章节安排 | 第15-17页 |
第二章 无线携能通信系统的理论与相关技术 | 第17-33页 |
2.1 无线携能通信系统的相关技术 | 第17-23页 |
2.1.1 无线能量传输技术 | 第18-20页 |
2.1.2 接收端结构设计 | 第20-23页 |
2.2 凸优化理论基础知识 | 第23-26页 |
2.2.1 凸集和凸函数 | 第23-25页 |
2.2.2 凸优化问题 | 第25-26页 |
2.2.3 两类优化问题的标准形式 | 第26页 |
2.3 信息论基础 | 第26-30页 |
2.3.1 熵和联合熵 | 第26-27页 |
2.3.2 互信息 | 第27-28页 |
2.3.3 信道容量 | 第28页 |
2.3.4 安全容量的定义 | 第28-29页 |
2.3.5 MIMO窃听信道的安全容量 | 第29-30页 |
2.4 提高无线携能通信系统安全传输性能的方法 | 第30-32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32-33页 |
第三章 基于SWIPT的MIMO窃听信道安全传输设计 | 第33-44页 |
3.1 系统模型与优化问题描述 | 第34-37页 |
3.1.1 系统模型 | 第34-36页 |
3.1.2 优化问题描述 | 第36-37页 |
3.2 安全传输算法设计 | 第37-40页 |
3.2.1 DC迭代算法设计 | 第37-39页 |
3.2.2 算法收敛性分析 | 第39-40页 |
3.3 仿真分析 | 第40-43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3-44页 |
第四章 基于SWIPT的MIMO窃听信道鲁棒安全传输设计 | 第44-54页 |
4.1 信道误差模型 | 第44-45页 |
4.2 优化问题描述 | 第45-46页 |
4.3 鲁棒性安全传输设计 | 第46-50页 |
4.4 仿真分析 | 第50-53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53-54页 |
第五章 基于WPCN的安全通信资源分配算法研究 | 第54-63页 |
5.1 系统模型与优化问题描述 | 第54-56页 |
5.1.1 系统模型 | 第54-56页 |
5.1.2 优化问题描述 | 第56页 |
5.2 安全通信的资源分配算法设计 | 第56-60页 |
5.3 仿真分析 | 第60-62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62-63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3-65页 |
6.1 本文工作总结 | 第63-64页 |
6.2 未来工作展望 | 第64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68页 |
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| 第68-69页 |
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| 第69-70页 |
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| 第70-71页 |
致谢 | 第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