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4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页 |
| 1.绪论 | 第9-12页 |
| 1.1 选题背景 | 第9页 |
| 1.2 国内外现状 | 第9-10页 |
| 1.3 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| 1.3.1 研究目的 | 第10-11页 |
| 1.3.2 研究意义 | 第11页 |
| 1.4 研究方法 | 第11-12页 |
| 2. 产品包装设计下的用户体验 | 第12-22页 |
| 2.1 用户体验基本概念阐述 | 第12-13页 |
| 2.2 包装设计用户体验的重要构成 | 第13-19页 |
| 2.2.1 视觉感知 | 第13-17页 |
| 2.2.2 映射 | 第17-18页 |
| 2.2.3 思维意识 | 第18-19页 |
| 2.2.4 过程感受 | 第19页 |
| 2.3 举例乐事薯片包装体验过程 | 第19-20页 |
| 2.4 影响用户体验的不利因素 | 第20-22页 |
| 2.4.1 反人类因素 | 第20-21页 |
| 2.4.2 繁琐因素 | 第21-22页 |
| 3. 立足用户体验看包装设计 | 第22-29页 |
| 3.1 以人为本的设计 | 第22-24页 |
| 3.1.1 观察过程 | 第22-23页 |
| 3.1.2 思考过程 | 第23页 |
| 3.1.3 实行过程 | 第23页 |
| 3.1.4 反思过程 | 第23-24页 |
| 3.2 基于用户体验心理包装设计的特点 | 第24-29页 |
| 3.2.1 感官体验特点 | 第24-25页 |
| 3.2.2 实用性体验特点 | 第25-27页 |
| 3.2.3 情感体验特点 | 第27-29页 |
| 4. 案例研究——“不二家”棒棒糖包装设计体验分析 | 第29-37页 |
| 4.1“不二家”棒棒糖包装开启前 | 第29-31页 |
| 4.1.1 不同种类棒棒糖包装展示对比 | 第29-30页 |
| 4.1.2“不二家”棒棒糖的包装设计 | 第30-31页 |
| 4.2“不二家”棒棒糖包装开启时 | 第31-34页 |
| 4.2.1“不二家”棒棒糖包装开启方式 | 第31-33页 |
| 4.2.2“不二家”棒棒糖包装开启方式优缺点 | 第33-34页 |
| 4.3“不二家”棒棒糖包装开启后 | 第34-37页 |
| 4.3.1“不二家”棒棒糖的尺寸与人类生理结构的关系 | 第34页 |
| 4.3.2“不二家”棒棒糖的安全纸棒 | 第34-37页 |
| 5. 用户体验式包装设计的发展趋势 | 第37-45页 |
| 5.1 国际化 | 第37-39页 |
| 5.2 实用化 | 第39页 |
| 5.3 绿色环保 | 第39-40页 |
| 5.4 交互化 | 第40-45页 |
| 结论 | 第45-46页 |
| 致谢 | 第46-4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7-49页 |
|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