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高等教育论文--教学理论、教学法论文

我国高等艺术教育功能的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1 绪论第17-32页
    1.1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问题提出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9-20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第20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关于高等教育功能的论述第20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有关高等艺术教育功能的论述第24-28页
    1.3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与内容第28-3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主要研究内容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研究路线第30-32页
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第32-47页
    2.1 概念界定第32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艺术、艺术教育与高等艺术教育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高等教育功能与高等艺术教育功能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高等艺术教育功能形成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高等艺术教育功能失调与功能调适第35-36页
    2.2 理论基础第36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系统理论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功能理论第39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需求理论第44-45页
    2.3 本章小结第45-47页
3 高等艺术教育功能分析——需求主体的视角第47-68页
    3.1 高等艺术教育功能的需求主体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需求主体的界定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需求主体的交融与竞争第48页
    3.2 个人发展视角下的高等艺术教育功能第48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专业学习者的社会化发展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专业学习者的个性化发展第51-55页
    3.3 社会发展视角下的高等艺术教育功能第55-6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社会文化系统第55-5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社会经济系统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社会政治系统第60-62页
    3.4 艺术学科视角下的高等艺术教育功能第62-6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艺术知识的发展第62-6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艺术学术组织发展第65-67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67-68页
4 我国高等艺术教育功能的演变第68-86页
    4.1 新中国建立前的高等艺术教育功能第68-7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高等艺术教育功能初现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几种高等艺术教育模式的形成及其功能第69-71页
    4.2 新中国建立后的高等艺术教育功能第71-8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初建期的高等艺术教育功能第71-7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恢复期的高等艺术教育功能第73-7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拓展期的高等艺术教育功能第75-7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高速发展期的高等艺术教育功能第77-84页
    4.3 本章小结第84-86页
5 高等艺术教育功能形成过程的系统分析与模型第86-102页
    5.1 高等艺术教育功能形成的过程第86-8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功能预期第8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功能实施第8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功能效果第86-87页
    5.2 高等艺术教育功能形成过程的系统及要素分析第87-9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需求系统及其要素第87-8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供给系统及其要素第89-9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检测系统及其要素第92-93页
    5.3 系统各要素的博弈与协调第93-9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各要素的博弈第93-9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各要素的协调第95-97页
    5.4 功能形成过程中各系统的作用第97-99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需求系统的动力驱动第97-98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供给系统的实施运作第98-99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检测系统的评估反馈第99页
    5.5 高等艺术教育功能形成系统的动态关系模型第99-101页
    5.6 本章小结第101-102页
6 我国高等艺术教育功能失调现象及成因第102-115页
    6.1 我国高等艺术教育功能失调现象第102-107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个体功能的失调第102-103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社会功能的失调第103页
        6.1.3 供给系统的功能失调现象第103-105页
        6.1.4 艺术人才的供求结构失衡第105-107页
    6.2 我国高等艺术教育功能失调的成因第107-114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需求系统各主体需求导向的偏差第107-109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供给系统各主体职责的缺失第109-114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检测系统的不完善第114页
    6.3 本章小结第114-115页
7 我国高等艺术教育功能调适的对策第115-124页
    7.1 改善和加强政府的宏观管理第115-118页
        7.1.1 推动制度建设第115-116页
        7.1.2 调控结构布局第116-118页
    7.2 实行自主管理,加强艺术院校的自身建设第118-121页
        7.2.1 明确各类艺术院校的定位第118-119页
        7.2.2 提高艺术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率第119-120页
        7.2.3 建立完善的学生选拔制度第120页
        7.2.4 开展艺术学科的学术研究第120-121页
    7.3 构建合理的评估体系第121-124页
        7.3.1 明确评估体系中诸要素的责权分配第121-122页
        7.3.2 精心运作评估的各个环节第122-124页
8 结论与创新点第124-128页
    8.1 结论第124-125页
    8.2 创新点第125-128页
        8.2.1 创新点一第125-126页
        8.2.2 创新点二第126页
        8.2.3 创新点三第126-128页
参考文献第128-133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第133-134页
致谢第134页

论文共13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莱姆病螺旋体毒力因子BmpA对人类巨噬细胞株中髄样分化因子88(MyD88)表达的影响
下一篇:妊娠合并前置血管36例临床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