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7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4页 |
第一章 运动皮层受损后手指运动功能恢复的探讨 | 第15-36页 |
1. 引言 | 第15-19页 |
2. 材料与方法 | 第19-24页 |
2.1. 实验动物 | 第19页 |
2.2. 实验材料 | 第19-20页 |
2.2.1. 实验仪器 | 第19-20页 |
2.2.2. 实验糖果 | 第20页 |
2.3. 实验分组 | 第20-22页 |
2.4. 实验方法 | 第22-23页 |
2.4.1. 猕猴情况 | 第22页 |
2.4.2. 拉力组 | 第22-23页 |
2.4.2.1. 仪器挂靠 | 第22页 |
2.4.2.2. 拉绳取糖训练方法 | 第22-23页 |
2.4.2.3. 记录数据 | 第23页 |
2.4.3. Rotating Brinkman board组 | 第23页 |
2.4.3.1. 实验装置摆放 | 第23页 |
2.4.3.2. 猕猴取食训练及试验方法 | 第23页 |
2.4.3.3. 记录数据 | 第23页 |
2.5. 实验数据处理 | 第23-24页 |
2.5.1. 拉力组 | 第23页 |
2.5.2. Rotating Brinkman board组 | 第23-24页 |
3. 实验结果 | 第24-32页 |
3.1. 猕猴拉力随时间变化结果 | 第24-26页 |
3.1.1. 阈值为200g时猕猴拉力值随时间变化结果 | 第24页 |
3.1.2. 阈值为400g时猕猴拉力值随时间变化结果 | 第24-26页 |
3.2. 每只猕猴不同阈值时拉力值变化结果 | 第26-30页 |
3.2.1. 拉力最大值与阈值的关系 | 第26-28页 |
3.2.2. CT值与阈值的关系 | 第28-30页 |
3.3. Rotating Brinkman board测试结果 | 第30-32页 |
3.3.1. 四只猕猴测试结果 | 第30-31页 |
3.3.2. 手术组猕猴术前与术后各个时间点1min取食数情况表 | 第31-32页 |
4. 讨论 | 第32-35页 |
4.1. 对猕猴手指运动区缺血性损伤后猕猴手指功能损害的讨论 | 第32页 |
4.2. 对猕猴手指灵巧度快速恢复的影响因素的讨论 | 第32-33页 |
4.3. 对实验不足之处的讨论 | 第33-34页 |
4.4. 展望 | 第34-35页 |
5. 结论 | 第35-36页 |
第二章 吗啡成瘾相关记忆的行为与机制 | 第36-58页 |
1. 前言 | 第36-39页 |
1.1. 药物成瘾 | 第36-38页 |
1.2. 条件化位置偏好(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,CPP) | 第38-39页 |
2. 材料与方法 | 第39-46页 |
2.1. 实验动物 | 第39页 |
2.2. 实验药物 | 第39-40页 |
2.3. 实验方法 | 第40-45页 |
2.3.1. 条件化位置偏好(Conditioned Place Perference,CPP)装置 | 第40-41页 |
2.3.2. 实验分组 | 第41页 |
2.3.3. 猕猴脑组织分离 | 第41-42页 |
2.3.4. 引物的设计 | 第42-43页 |
2.3.5. RNA提取 | 第43-44页 |
2.3.6. RNA质量鉴定和浓度测定 | 第44页 |
2.3.7. RNA测序步骤 | 第44-45页 |
2.4. 实验数据处理 | 第45-46页 |
3. 实验结果 | 第46-55页 |
3.1. CPP建立结果 | 第46-52页 |
3.1.1. 食物CPP组 | 第46-52页 |
3.2. 吗啡CPP持续时间测试 | 第52-53页 |
3.3. 猕猴脑组织RNA测序结果 | 第53-55页 |
4. 讨论 | 第55-57页 |
4.1 对猕猴建立CPP后活动性的讨论 | 第55-56页 |
4.2 对猕猴脑组织RNA测序的讨论 | 第56页 |
4.3 后续试验和改进 | 第56-57页 |
5. 结论 | 第57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2页 |
综述 | 第62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0-72页 |
在学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| 第72-73页 |
致谢 | 第73-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