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1 前言 | 第10-21页 |
1.1 生物降解材料分类及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2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简介 | 第11-12页 |
1.3 聚乳酸简介 | 第12页 |
1.4 聚己二酸/对苯二甲酸丁二酯(PBA)简介 | 第12-13页 |
1.5 PBS的改性研究 | 第13-17页 |
1.5.1 共混改性研究 | 第13-14页 |
1.5.2 共聚改性 | 第14-15页 |
1.5.3 扩链改性 | 第15页 |
1.5.4 交联改性 | 第15-17页 |
1.6 PLA对PBS的性能的影响 | 第17页 |
1.7 PBAT/PBS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| 第17-18页 |
1.8 PBS生物降解材料的降解 | 第18-19页 |
1.8.1 研究意义 | 第18页 |
1.8.2 降解机理 | 第18-19页 |
1.9 PBS膜材料的应用 | 第19-20页 |
1.9.1 农业方向 | 第19页 |
1.9.2 产品包装 | 第19页 |
1.9.3 生物医用领域 | 第19-20页 |
1.10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、目的、意义 | 第20-21页 |
1.10.1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| 第20-21页 |
2 实验部分 | 第21-28页 |
2.1 实验原料及设备 | 第21-22页 |
2.1.1 实验主要原料 | 第21页 |
2.1.2 主要实验仪器 | 第21-22页 |
2.2 实验工艺流程 | 第22-23页 |
2.2.1 工艺路线1 | 第22-23页 |
2.2.2 工艺路线2 | 第23页 |
2.2.3 工艺路线3 | 第23页 |
2.2.4 工艺路线4 | 第23页 |
2.3 实验样品制备 | 第23-28页 |
2.3.1 交联样品的制备 | 第23-24页 |
2.3.2 共混材料的制备 | 第24-25页 |
2.3.3 交联材料的制备 | 第25页 |
2.3.4 压片成型 | 第25-26页 |
2.3.5 PBS膜材料的制备 | 第26页 |
2.3.6 降解实验样品制备 | 第26页 |
2.3.7 性能测试 | 第26-28页 |
3 结果与讨论 | 第28-52页 |
3.1 PBS/PBAT共混交联体系 | 第28-34页 |
3.1.1 不同辐照剂量下的PBS/PBAT共混的力学性能分析 | 第28页 |
3.1.2 PBS/PBAT交联共混体系的毛细管流变性能分析 | 第28-29页 |
3.1.3 PBS/PBAT交联共混体系的熔体流动速率(MFR)分析 | 第29-30页 |
3.1.4 PBS/PBAT交联共混体系偏光显微镜(POM)分析 | 第30-31页 |
3.1.5 PBS/PBAT交联共混体系的差示扫描量热仪分析(DSC) | 第31-32页 |
3.1.6 PBS/PBAT共混物的热失重分析(TGA) | 第32-34页 |
3.2 辐照交联体系 | 第34-37页 |
3.2.1 辐照交联机理 | 第34页 |
3.2.2 不同辐照剂量PBS熔体流动速率(MFR)分析 | 第34页 |
3.2.3 交联度分析 | 第34-35页 |
3.2.4 不同辐照剂量对PBS弯曲性能的影响 | 第35-36页 |
3.2.5 不同辐照剂量下PBS的差示扫描量热(DSC)分析 | 第36-37页 |
3.3 PBS膜材料的性能表征 | 第37-48页 |
3.3.1 膜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 | 第37-38页 |
3.3.2 PBS膜材料的应力波动 | 第38-44页 |
3.3.3 加工工艺对PBS膜材料的性能影响 | 第44-48页 |
3.4 PBS膜材料生物降解性能研究 | 第48-52页 |
3.4.1 降解前后拉伸性能分析 | 第48-49页 |
3.4.2 土埋降解后共混物的质量变化 | 第49-50页 |
3.4.3 PBS降解后材料表面的扫描电镜(SEM)分析 | 第50-52页 |
4 结论 | 第52-55页 |
5 展望 | 第55-56页 |
6 参考文献 | 第56-63页 |
7 致谢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