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1 绪论 | 第11-16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1-13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 研究内容、研究方法、研究思路 | 第13-14页 |
1.2.1 研究内容 | 第13页 |
1.2.2 研究方法 | 第13页 |
1.2.3 研究思路 | 第13-14页 |
1.3 论文创新点 | 第14-16页 |
2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6-25页 |
2.1 供给侧改革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6-20页 |
2.1.1 供给侧改革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6-17页 |
2.1.2 供给侧改革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7-18页 |
2.1.3 旅游供给侧改革研究综述 | 第18-19页 |
2.1.4 供给侧改革研究评述 | 第19-20页 |
2.2 旅游产业结构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20-24页 |
2.2.1 旅游产业结构国外研究综述 | 第20-21页 |
2.2.2 旅游产业结构国内研究综述 | 第21-23页 |
2.2.3 旅游产业结构研究评述 | 第23-24页 |
2.3 小结 | 第24-25页 |
3 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研究的理论基础 | 第25-39页 |
3.1 系统科学理论 | 第25-28页 |
3.1.1 系统科学理论含义 | 第25-27页 |
3.1.2 系统科学理论的特征 | 第27-28页 |
3.1.3 动力系统 | 第28页 |
3.2 供需平衡理论 | 第28-33页 |
3.2.1 供需平衡理论的概念 | 第30-32页 |
3.2.2 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区别与联系 | 第32-33页 |
3.3 供给侧改革理论 | 第33-35页 |
3.3.1 供给侧改革理论的内涵 | 第33-34页 |
3.3.2 供给侧改革理论的核心 | 第34-35页 |
3.4 旅游供给侧改革理论 | 第35-38页 |
3.4.1 旅游供给侧改革理论的内涵 | 第35-36页 |
3.4.2 旅游供给侧改革理论的构成 | 第36-38页 |
3.5 小结 | 第38-39页 |
4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旅游产业结构合理化研究——以贵州省为例 | 第39-59页 |
4.1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旅游产业结构动力系统构建 | 第39-46页 |
4.1.1 基于系统科学理论的旅游产业结构动力系统分析 | 第39-41页 |
4.1.2 基于供需平衡理论的旅游产业结构动力系统分析 | 第41-42页 |
4.1.3 旅游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旅游产业结构动力系统 | 第42-46页 |
4.2 旅游供给侧改革视角下旅游产业结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| 第46-51页 |
4.2.1 指标选择原则 | 第47-48页 |
4.2.2 评价指标体系 | 第48-49页 |
4.2.3 评价指标设定的依据分析 | 第49-51页 |
4.3 旅游供给侧改革视角下旅游产业结构量测 | 第51-58页 |
4.3.1 旅游供给侧改革视角下旅游产业结构量测方法 | 第51-52页 |
4.3.2 量测过程 | 第52-54页 |
4.3.3 量测结果分析 | 第54-58页 |
4.4 小结 | 第58-59页 |
5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旅游产业结构高效化研究——以贵州省为例 | 第59-77页 |
5.1 旅游供给侧改革视角下旅游产业结构效率分析 | 第59-72页 |
5.1.1 旅游产业结构效率分析的框架与指标选择 | 第59-63页 |
5.1.2 旅游供给侧改革视角下旅游产业结构效率评价方法 | 第63-67页 |
5.1.3 基于BCC模型的贵州省旅游产业效率的测算结果与分析 | 第67-68页 |
5.1.4 基于Malmquist指数模型的我国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情况 | 第68-71页 |
5.1.5 量测结果分析 | 第71-72页 |
5.2 旅游供给侧改革视角下贵州省旅游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| 第72-76页 |
5.2.1 贵州省旅游产业结构存在的矛盾与问题分析 | 第72-74页 |
5.2.2 旅游供给侧改革视角下贵州省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策建议 | 第74-76页 |
5.3 小结 | 第76-77页 |
6 结语 | 第77-80页 |
6.1 研究结论 | 第77-78页 |
6.2 研究局限性 | 第78-80页 |
附录 | 第80-8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9-93页 |
致谢 | 第9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