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页 |
1 引言 | 第8-14页 |
1.1 研究的背景、目的和意义 | 第8-9页 |
1.1.1 研究的背景 | 第8页 |
1.1.2 研究目的 | 第8页 |
1.1.3 研究意义 | 第8-9页 |
1.2 文献综述 | 第9-12页 |
1.2.1 国外相关研究 | 第9-10页 |
1.2.2 国内相关研究 | 第10-11页 |
1.2.3 文献评述 | 第11-12页 |
1.3 研究内容、思路和方法 | 第12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2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2页 |
1.4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| 第12-14页 |
1.4.1 创新之处 | 第12-13页 |
1.4.2 不足之处 | 第13-14页 |
2 农民合作联社的理论基础与行为动因分析 | 第14-18页 |
2.1 合作社联合的相关理论 | 第14-15页 |
2.1.1 交易成本理论 | 第14页 |
2.1.2 联合理论 | 第14-15页 |
2.1.3 制度变迁理论 | 第15页 |
2.2 行为动因分析 | 第15-18页 |
2.2.1 降低生产经营成本 | 第15-16页 |
2.2.2 提高市场竞争力 | 第16-18页 |
3 农民合作联社运行机制分析 | 第18-23页 |
3.1 运行机制现状 | 第18-20页 |
3.1.1 组织机制 | 第18页 |
3.1.2 收益分配机制 | 第18-19页 |
3.1.3 业务职能机制 | 第19-20页 |
3.2 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 | 第20-23页 |
3.2.1 法律不完善 | 第20页 |
3.2.2 管理机制不健全 | 第20-21页 |
3.2.3 生产经营混乱 | 第21页 |
3.2.4 资金人才匮乏 | 第21-23页 |
4 农民合作联社合联契约选择实证研究—以江西省为例 | 第23-30页 |
4.1 变量与数据来源 | 第23-26页 |
4.1.1 变量 | 第23-25页 |
4.1.2 数据来源 | 第25-26页 |
4.2 模型选择与研究结果分析 | 第26-30页 |
4.2.1 模型选择和回归结果分析 | 第26-29页 |
4.2.2 启示 | 第29-30页 |
5 提升农民合作联社运行机制运行能力的对策建议 | 第30-34页 |
5.1 完善法律法规,增强合作联社合法性 | 第30页 |
5.2 加强现代化管理,提高合作联社管理效率 | 第30-31页 |
5.3 加强现代化生产,促进合作联社生产水平 | 第31-32页 |
5.4 吸纳资金和人才,提高合作联社综合素质 | 第32-3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4-37页 |
附录:调查问卷 | 第37-42页 |
致谢 | 第4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