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诉讼法论文--民事诉讼法论文

第三人撤销之诉适用问题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引言第9-10页
第1章 第三人撤销之诉的界定第10-19页
    1.1 第三人撤销之诉概念及运行情况第10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第三人撤销之诉概念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第三人撤销之诉的程序第10-13页
    1.2 第三人撤销之诉的性质、特征及类型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第三人撤销之诉的性质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第三人撤销之诉的特征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第三人撤销之诉的类型研究第14-15页
    1.3 与相关制度的辨析第15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与第三人参加之诉之比较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与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之比较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与案外人申请再审之诉之比较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与撤销之诉的比较第17-19页
第2章 第三人撤销之诉与相关制度的衔接第19-24页
    2.1 与其他制度的衔接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与第三人参加之诉的衔接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与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制度的衔接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与案外人申请再审制度的衔接第20-21页
    2.2 与诚实信用原则的衔接第21-23页
    2.3 与其他诉讼程序的衔接第23-24页
第3章 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的问题第24-32页
    3.1 合议庭组成形式仍然不明确第24页
    3.2 诚实信用原则适用没有规范第24-25页
    3.3 第三人撤销之诉涉及的审级冲突问题没有被明确第25-26页
    3.4 第三人撤销之诉的救济途径规定不明确第26页
    3.5 诉讼费用缴纳规定没有更新第26-27页
    3.6 检察监督权运行程序有待完善第27-29页
    3.7 证据制度适用缺乏规定第29-30页
    3.8 民事惩罚程序衔接规范不足第30-32页
第4章 解决问题的对策第32-42页
    4.1 程序主体的完善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第三人撤销之诉提起主体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第三人撤销之诉适格被告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合议庭审查标准应当适度更新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提起方式问题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5 审查标准问题第35页
    4.2 明确程序客体第35-36页
    4.3 第三人撤销之诉期间问题第36-37页
    4.4 第三人撤销之诉管辖问题第37-38页
    4.5 合议庭组成及案件审理第38-39页
    4.6 裁判文书效力问题思考第39页
    4.7 第三人撤销之诉裁判结果救济程序的完善第39-40页
    4.8 完善诉讼费用的缴纳标准的思考第40-42页
第5章 关于第三人撤销之诉配套程序的制度设计第42-45页
    5.1 建立虚假诉讼预防机制以及规制事实认定机制的探索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保障裁判者认定案件事实理性思维进路的有序进行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减少非理性因素影响法官案件事实认定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完善裁判者认定案件事实的外在程序配置第43-44页
    5.2 建立第三人撤销之诉相关配套制度探索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完善职权通知制度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原审案件评查机制及评价标准的完善第44-45页
结语第45-46页
参考文献第46-48页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研究成果第48-49页
致谢第49页

论文共4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延安时期反腐倡廉建设的研究
下一篇:新型农民培养问题研究--以河南省汝州市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