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1 引言 | 第8-14页 |
1.1 大跨度连续刚构桥发展现状 | 第8-9页 |
1.2 大跨度连续刚构桥悬臂施工法介绍 | 第9-10页 |
1.3 施工控制概述 | 第10-12页 |
1.3.1 施工控制的性质 | 第10页 |
1.3.2 施工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 | 第10-11页 |
1.3.3 目前还需解决的问题 | 第11-12页 |
1.4 本论文主要研究的内容 | 第12-14页 |
2 施工控制的理论和方法 | 第14-20页 |
2.1 引言 | 第14页 |
2.2 施工控制的结构计算 | 第14-15页 |
2.2.1 结构计算的原则 | 第14页 |
2.2.2 桥梁结构的计算方法 | 第14-15页 |
2.3.施工控制的内容 | 第15-18页 |
2.4 自适应控制法 | 第18页 |
2.5 影响施工控制效果的因素 | 第18-19页 |
2.6 小结 | 第19-20页 |
3 大跨度连续刚构桥施工控制 | 第20-32页 |
3.1 工程概况 | 第20-21页 |
3.2 施工中参数的取值 | 第21-22页 |
3.2.1 荷载 | 第21页 |
3.2.2 材料特性 | 第21页 |
3.2.3 混凝土收缩、徐变参数 | 第21页 |
3.2.4 预应力钢束 | 第21-22页 |
3.2.5 混凝土加载龄期 | 第22页 |
3.2.6 挂篮情况 | 第22页 |
3.3 结构分析 | 第22-23页 |
3.3.1 施工监控分析模型 | 第22-23页 |
3.3.2 计算模型中施工阶段的定义 | 第23页 |
3.4 施工控制预测 | 第23-31页 |
3.4.1 立模标高的预测 | 第23-24页 |
3.4.2 主梁成桥阶段内力预测 | 第24-28页 |
3.4.3 成桥后收缩徐变变形预测 | 第28-29页 |
3.4.4 铺设二期恒载前桥面理想(打磨)标高预测 | 第29-31页 |
3.5 小结 | 第31-32页 |
4 施工控制数据处理和研究 | 第32-49页 |
4.1 监控量测内容 | 第32-35页 |
4.1.1 应力测试 | 第32页 |
4.1.2 线形测试 | 第32-35页 |
4.2 线形控制 | 第35-42页 |
4.2.1 最大悬臂 | 第35-37页 |
4.2.2 边跨合龙 | 第37-39页 |
4.2.3 中跨合龙 | 第39-41页 |
4.2.4 结论 | 第41-42页 |
4.3 应力控制 | 第42-47页 |
4.3.1 施工全过程应力测试数据 | 第42-46页 |
4.3.2 成桥后的应力测试数据 | 第46-47页 |
4.4 小结 | 第47-49页 |
5 大跨连续刚构桥合龙方案分析 | 第49-61页 |
5.1 合龙方案的优化 | 第49-52页 |
5.2 成桥阶段对比分析 | 第52-56页 |
5.2.1 主梁竖向位移分析 | 第52-54页 |
5.2.2 主梁上下缘应力分析 | 第54-56页 |
5.3 成桥10年后对比分析 | 第56-60页 |
5.3.1 主梁竖向位移分析 | 第56-58页 |
5.3.2 主梁上下缘应力分析 | 第58-60页 |
5.4 墩顶受力分析 | 第60页 |
5.5 小结 | 第60-61页 |
结论 | 第61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65页 |
致谢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