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3页 |
Abstract | 第3-4页 |
中文文摘 | 第4-6页 |
目录 | 第6-8页 |
绪论 | 第8-14页 |
第一节 文化背景的概述 | 第8-9页 |
第二节 相关文献回顾与总结 | 第9-11页 |
一、关于梳理历史方面的研究 | 第10页 |
二、戏曲伴奏乐器方面的研究 | 第10-11页 |
三、大广弦音乐方面的研究 | 第11页 |
第三节 研究动机、写作目的及意义 | 第11-13页 |
一、研究动机 | 第11-12页 |
二、写作目的 | 第12页 |
三、写作意义 | 第12-13页 |
第四节 研究方法 | 第13页 |
一、文献法 | 第13页 |
二、访谈法 | 第13页 |
三、调查法 | 第13页 |
第五节 研究难点 | 第13-14页 |
第一章 概述 | 第14-22页 |
第一节 锦歌与歌仔戏 | 第14-16页 |
一、锦歌 | 第14-15页 |
二、歌仔戏 | 第15-16页 |
第二节 闽南地区大广弦来源考 | 第16-17页 |
第三节 大广弦的形制与构造 | 第17-22页 |
第二章 大广弦在歌仔戏传统剧目音乐中的应用 | 第22-34页 |
第一节 大广弦的演奏技法 | 第22-26页 |
一、演奏姿势 | 第22页 |
二、定弦法 | 第22-23页 |
三、把位与指法 | 第23-24页 |
四、演奏技法 | 第24-26页 |
第二节 大广弦在乐队中的地位 | 第26-30页 |
第三节 大广弦与唱腔的奏唱关系 | 第30-34页 |
第三章 大广弦在歌仔戏新编剧目音乐中的应用——以《邵江海》为例 | 第34-44页 |
第一节 《邵江海》音乐的非程式化对大广弦的影响 | 第34-37页 |
一、一曲多用走向专曲专用 | 第35-36页 |
二、"草根性"走向"专业性" | 第36-37页 |
第二节 大广弦在《邵江海》剧中的应用 | 第37-44页 |
一、演奏技法 | 第37-39页 |
二、演奏形式及艺术表现力的拓展 | 第39-44页 |
第四章 大广弦艺术发展的思考 | 第44-50页 |
第一节 大广弦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就 | 第44-46页 |
一、形制上的改革 | 第44页 |
二、演奏技法的完善 | 第44页 |
三、大广弦音乐作品的出现 | 第44-46页 |
第二节 大广弦发展的局限性 | 第46-47页 |
第三节 大广弦该如何在探索中前进 | 第47-50页 |
结语 | 第50-52页 |
附录 | 第52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8页 |
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| 第58-60页 |
致谢 | 第60-62页 |
个人简历 | 第62-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