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4页 |
1.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主汽温控制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1.3 分布式监督控制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4 论文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| 第13-14页 |
第2章 超超临界机组主汽温系统T-S模糊建模 | 第14-22页 |
2.1 引言 | 第14页 |
2.2 T-S模糊模型 | 第14-15页 |
2.3 超超临界机组主汽温系统T-S模糊建模 | 第15-21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1-22页 |
第3章 超超临界机组主汽温控制系统控制传递策略 | 第22-27页 |
3.1 超超临界直流机组主汽温控制的特点 | 第22-24页 |
3.2 变设定值逆向串联控制传递策略 | 第24-25页 |
3.3 定设定值正向循环控制传递策略 | 第25-26页 |
3.4 两种传递方式的比较 | 第26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26-27页 |
第4章 监督预测控制算法 | 第27-44页 |
4.1 广义预测控制基本原理 | 第27-31页 |
4.2 调节层为PID控制器的监督预测控制 | 第31-34页 |
4.3 调节层为串级PI控制器的过热汽温监督预测控制策略 | 第34-38页 |
4.4 过热汽温的监督预测控制仿真 | 第38-42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42-44页 |
第5章 超超临界机组主汽温分布式监督预测控制 | 第44-63页 |
5.1 引言 | 第44-46页 |
5.2 超超临界机组主汽温分布式监督预测控制器设计 | 第46-53页 |
5.3 超超临界机组主汽温分布式监督预测控制仿真 | 第53-62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62-63页 |
第6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3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9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| 第69-70页 |
致谢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