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2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1-13页 |
1.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| 第13-16页 |
1.2.1 国外设计阶段成本控制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| 第14-16页 |
1.3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6-17页 |
1.3.1 研究目的 | 第16-17页 |
1.3.2 研究意义 | 第17页 |
1.4 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7-18页 |
1.5 研究方法、技术路线及论文研究框架 | 第18-22页 |
1.5.1 研究方法 | 第18-20页 |
1.5.2 技术路线 | 第20-21页 |
1.5.3 论文研究框架 | 第21-22页 |
第二章 建筑、结构设计与成本控制的关系 | 第22-34页 |
2.1 建筑、结构的成本构成 | 第22页 |
2.2 主体结构、建筑设计内容影响成本的因素分析 | 第22-28页 |
2.2.1 结构设计阶段影响成本的主要因素 | 第22-27页 |
2.2.2 建筑设计阶段影响成本的主要因素 | 第27-28页 |
2.3 结构、建筑设计与造价的关系 | 第28-30页 |
2.4 建筑结构设计中成本控制的工作流程 | 第30-32页 |
2.5 本章总结 | 第32-34页 |
第三章 设计阶段成本优化的方法 | 第34-45页 |
3.1 价值工程在设计阶段中的方案比选 | 第34-36页 |
3.1.1 价值工程的原理 | 第34-35页 |
3.1.2 价值工程的计算程序 | 第35-36页 |
3.1.3 价值工程的不足与改进 | 第36页 |
3.2 结构概念设计评价安全性指标 | 第36-43页 |
3.2.1 概念设计的必要性 | 第36-37页 |
3.2.2 结构整体协同工作体系 | 第37-40页 |
3.2.3 结构性能控制指标 | 第40-43页 |
3.3 限额设计在设计阶段中成本控制的应用 | 第43-44页 |
3.3.1 限额设计的概念 | 第43页 |
3.3.2 限额设计的应用及改进 | 第43-44页 |
3.4 本章总结 | 第44-45页 |
第四章 高层住宅工程设计阶段成本控制案例分析 | 第45-69页 |
4.1 工程概况 | 第45-48页 |
4.2 布置方案的参数选取 | 第48-52页 |
4.2.1 设计参数选取 | 第48-49页 |
4.2.2 可选结构方案概述 | 第49-52页 |
4.3 布置方案结构受力性比选 | 第52-65页 |
4.3.1 自振周期比 | 第52-54页 |
4.3.2 楼层最大水平位移、层间位移角、位移比 | 第54-57页 |
4.3.3 层刚度比、刚重比、剪重比 | 第57-61页 |
4.3.4 轴压比及单位面积质量 | 第61-64页 |
4.3.5 各方案结构安全性能评比 | 第64-65页 |
4.4 布置方案经济性评比 | 第65-66页 |
4.5 价值工程方案优选 | 第66-68页 |
4.5.1 功能系数计算 | 第66-67页 |
4.5.2 成本系数计算 | 第67页 |
4.5.3 价值系数计算 | 第67-68页 |
4.6 本章总结 | 第68-69页 |
第五章 在实施过程中有效改进设计、控制成本的措施 | 第69-73页 |
5.1 加强设计概算的编制、造价与设计参与人员的信息沟通 | 第69-70页 |
5.2 强化标准化设计以及在安全性基础上激励成本控制 | 第70页 |
5.3 在设计招投标阶段中加强造价的比选因素 | 第70-71页 |
5.4 引入第三方参入加强造价的优化、监督 | 第71-73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3-76页 |
6.1 本文研究结论 | 第73-74页 |
6.2 本文的不足与展望 | 第74-7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6-79页 |
致谢 | 第79-80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80-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