煤矸石块度结构差异对充填复垦区地表变形影响试验研究
| 摘要 | 第5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8页 |
| 1 绪论 | 第15-19页 |
| 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5-16页 |
| 1.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6-17页 |
| 1.3 研究内容及目标 | 第17-19页 |
| 2 试验条件与方法 | 第19-30页 |
| 2.1 试验场地环境条件 | 第19-25页 |
| 2.1.1 淮南矿区气候及自然环境 | 第19-20页 |
| 2.1.2 淮南矿区开采沉陷与煤矸石情况 | 第20-22页 |
| 2.1.3 试验区环境概况 | 第22-25页 |
| 2.2 试验材料 | 第25-30页 |
| 2.2.1 煤矸石及基本特征 | 第25-26页 |
| 2.2.2 试验区煤矸石的主要岩石类型与块度结构 | 第26-28页 |
| 2.2.3 其它理化指标 | 第28-30页 |
| 3 试验设计 | 第30-38页 |
| 3.1 试验原理与模型设计 | 第30-34页 |
| 3.1.1 试验原理 | 第30-31页 |
| 3.1.2 试验模型设计 | 第31-34页 |
| 3.2 地面变形监测方案设计 | 第34-38页 |
| 3.2.1 监测网设计 | 第34-35页 |
| 3.2.2 监测方法 | 第35-38页 |
| 4 变形监测与数据处理 | 第38-46页 |
| 4.1 变形监测 | 第38-40页 |
| 4.2 变形监测网的平差与精度评定 | 第40-43页 |
| 4.3 监测数据预处理 | 第43-46页 |
| 5 变形差异分析 | 第46-69页 |
| 5.1 地面沉降变形分析方法概述 | 第46-54页 |
| 5.1.1 回归分析法 | 第46-50页 |
| 5.1.2 灰色系统分析法 | 第50-53页 |
| 5.1.3 其它分析法 | 第53-54页 |
| 5.2 地面沉降变形特征分析 | 第54-63页 |
| 5.2.1 地面沉降变形量分析 | 第55-56页 |
| 5.2.2 地面沉降变形速率分析 | 第56-58页 |
| 5.2.3 地面沉降变形数值分析 | 第58-63页 |
| 5.3 不同煤矸石块度级配的沉降速率相关性研究 | 第63-65页 |
| 5.4 不同煤矸石块度级配的沉降变形预测 | 第65-69页 |
| 6 结论与展望 | 第69-71页 |
| 6.1 结论 | 第69-70页 |
| 6.2 创新点 | 第70页 |
| 6.3 不足与展望 | 第70-7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1-75页 |
| 致谢 | 第75-77页 |
|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| 第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