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一般工业技术论文--工程材料学论文--特种结构材料论文

生物质基炭膜的制备及其对Pb(Ⅱ)的吸附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前言第11-13页
第1章 文献综述第13-26页
    1.1 生物质基炭膜的概述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生物质基炭膜的定义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炭膜的研究进展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炭膜制备的影响因素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4 炭膜的应用第14-15页
    1.2 含铅废水污染概述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含铅废水来源与危害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含铅废水的污染特性及处理原则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含铅废水的处理方法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重金属处理废水的发展趋势第18页
    1.3 吸附的基本理论第18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吸附类型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吸附动力学模型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吸附平衡理论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影响吸附性能的因素第23页
    1.4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、目标、内容和技术路线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背景和目标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内容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技术路线第24-26页
第2章 生物质基炭膜的制备与性能表征第26-43页
    2.1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实验原料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实验试剂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实验仪器第26-27页
    2.2 生物质基炭膜的制备第27-29页
    2.3 生物质基炭膜的表征分析方法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热重分析(TG/DTG)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测定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X射线衍射分析(XRD)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扫描电镜分析(SEM)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透射电镜分析(TEM)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6 红外光谱分析(FT-IR)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7 表面含氧官能团含量的测定第31-32页
    2.4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2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热重分析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生物质基炭膜碳质结构性能的表征第33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生物质基炭膜表面化学性能的表征第39-41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41-43页
第3章 生物质基炭膜对Pb(Ⅱ)的静态吸附性能研究第43-57页
    3.1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43-44页
    3.2 Pb(Ⅱ)溶液的配制与测定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Pb(Ⅱ)溶液的配制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Pb(Ⅱ)浓度的检测方法第44-45页
    3.3 静态吸附实验第45-46页
    3.4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6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炭化温度对所制炭膜吸附Pb(Ⅱ)性能的影响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加入量对Pb(Ⅱ)吸附效果的影响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初始pH值对Pb(Ⅱ)吸附效果的影响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吸附时间对Pb(Ⅱ)吸附效果的影响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5 溶液初始浓度对Pb(Ⅱ)吸附效果的影响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6 吸附动力学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7 吸附等温线第52-53页
    3.5 吸附机理的初步探究第53-55页
    3.6 与其他吸附剂的比较第55-56页
    3.7 本章小结第56-57页
第4章 生物质基炭膜对Pb(Ⅱ)的电化学增强吸附性能研究第57-67页
    4.1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57页
    4.2 电化学增强吸附实验第57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电化学增强吸附装置的设计第57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实验装置图第5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电化学增强吸附实验第5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铅浓度测试分析方法第59-60页
    4.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60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电极片间距对电化学增强吸附效果的影响第6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电极电压对电化学增强吸附效果的影响第60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反应时间时间对电化学增强吸附效果的影响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循环电化学增强吸附/电脱附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电化学增强吸附Pb(Ⅱ)效果与静态吸附特性的比较第64-65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65-67页
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67-70页
    5.1 全文总结第67-68页
    5.2 论文创新点第68页
    5.3 建议与展望第68-70页
参考文献第70-76页
致谢第76-77页
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7-78页
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78页

论文共7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安徽省汽车产业竞争力评估及提升问题研究
下一篇:面向需求响应的智能电网居民电价策略分析与效益评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