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代谢组学方法研究维C银翘片的毒性及其组分配伍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2页 |
1.1 中药复方和中西药复方制剂 | 第10-13页 |
1.1.1 中药复方和中西药复方制剂的定义 | 第10页 |
1.1.2 中西药复方制剂的发展现状 | 第10-11页 |
1.1.3 国内外中西药复方制剂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2 代谢组学的内涵及发展情况 | 第13-20页 |
1.2.1 代谢组学定义 | 第13页 |
1.2.2 代谢组学研究策略 | 第13-14页 |
1.2.3 代谢组学应用 | 第14-18页 |
1.2.4 代谢组学方法技术流程 | 第18-20页 |
1.3 中西药复方制剂维C银翘片 | 第20-21页 |
1.3.1 维C银翘片简介 | 第20页 |
1.3.2 维C银翘片的发展现状 | 第20-21页 |
1.3.3 维C银翘片的研究现状 | 第21页 |
1.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21-22页 |
第二章 维C银翘片主要毒性物质的确定 | 第22-32页 |
2.1 前言 | 第22页 |
2.2 仪器及药品 | 第22-23页 |
2.2.1 药品 | 第22-23页 |
2.2.2 仪器 | 第23页 |
2.3 实验 | 第23-26页 |
2.3.1 给药剂量的确定 | 第23页 |
2.3.2 动物实验 | 第23-24页 |
2.3.3 尿样采集 | 第24页 |
2.3.4 血样采集 | 第24页 |
2.3.5 肝组织切片 | 第24页 |
2.3.6 生化指标测定 | 第24-25页 |
2.3.7 核磁共振样品预处理 | 第25页 |
2.3.8 数据采集及处理 | 第25-26页 |
2.4 结果与讨论 | 第26-32页 |
2.4.1 大鼠给药期间体重变化 | 第26页 |
2.4.2 生化指标 | 第26-27页 |
2.4.3 肝组织切片 | 第27-28页 |
2.4.4 大鼠尿液的~1H-NMR图谱及分析 | 第28-32页 |
第三章 维C银翘片毒性和配伍研究 | 第32-43页 |
3.1 前言 | 第32页 |
3.2 仪器及药品 | 第32-33页 |
3.2.1 药品 | 第32-33页 |
3.2.2 仪器 | 第33页 |
3.3 实验 | 第33-35页 |
3.3.1 中药组分制取 | 第33-34页 |
3.3.2 灌胃药液配置 | 第34页 |
3.3.3 动物实验 | 第34-35页 |
3.3.4 尿样采集 | 第35页 |
3.3.5 血样采集 | 第35页 |
3.3.6 生化指标测定 | 第35页 |
3.3.7 核磁共振样品预处理 | 第35页 |
3.3.8 数据采集及处理 | 第35页 |
3.4 结果与讨论 | 第35-43页 |
3.4.1 大鼠给药期间体重变化 | 第35-36页 |
3.4.2 生化指标 | 第36-37页 |
3.4.3 大鼠尿液~1H-NMR图谱及其分析 | 第37-43页 |
第四章 小结 | 第43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53页 |
致谢 | 第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