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4-5页 |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1 引言 | 第12-19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| 第12-14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2-13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2 核心概念界定 | 第14-15页 |
1.2.1 职业教育 | 第14页 |
1.2.2 专业教学资源库 | 第14-15页 |
1.2.3 职业院校 | 第15页 |
1.2.4 用户群体 | 第15页 |
1.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| 第15-19页 |
1.3.1 研究框架 | 第15-17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7-19页 |
2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| 第19-40页 |
2.1 文献综述 | 第19-32页 |
2.1.1 教育资源库建设与应用的相关研究 | 第19-24页 |
2.1.2 教育资源库评价指标体系建设的相关研究 | 第24-29页 |
2.1.3 教育资源库评价实践的相关研究 | 第29-31页 |
2.1.4 现有研究述评 | 第31-32页 |
2.2 理论基础 | 第32-37页 |
2.2.1 职业能力发展理论 | 第32-34页 |
2.2.2 用户使用行为理论 | 第34-35页 |
2.2.3 信息资源评价理论 | 第35-37页 |
2.3 理论分析逻辑 | 第37-40页 |
3 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基本状况 | 第40-59页 |
3.1 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背景和历程 | 第40页 |
3.2 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的总体架构 | 第40-50页 |
3.2.1 资源库建设目标和原则 | 第41-44页 |
3.2.2 资源库基本功能和结构 | 第44-50页 |
3.3 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权责关系 | 第50-55页 |
3.3.1 资源库性质及其各个管理主体权力关系 | 第50-51页 |
3.3.2 资源库管理平台及其各平台之间层次的职能关系 | 第51-55页 |
3.4 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用户需求 | 第55-58页 |
3.4.1 职业院校的学生 | 第56页 |
3.4.2 职业院校的教师 | 第56-57页 |
3.4.3 企业员工 | 第57页 |
3.4.4 社会学习者 | 第57-58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58-59页 |
4 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投入运行数据监测情况 | 第59-71页 |
4.1 专业子资源库投入运行的情况 | 第59页 |
4.2 资源内容建设情况 | 第59-63页 |
4.3 用户使用情况 | 第63-68页 |
4.4 投入运行过程中数据监测反映的问题 | 第68-70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70-71页 |
5 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| 第71-96页 |
5.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| 第71-75页 |
5.1.1 评价指标体系的来源 | 第71-74页 |
5.1.2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目标 | 第74页 |
5.1.3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| 第74-75页 |
5.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 | 第75-84页 |
5.2.1 评价指标系统 | 第75-77页 |
5.2.2 评价维度的设计 | 第77-78页 |
5.2.3 评价维度的设计评价指标要素的备选 | 第78-82页 |
5.2.4 基于德尔菲法的专家评议指标备选要素的筛选 | 第82-84页 |
5.3 评价指标要素设计以及说明 | 第84-87页 |
5.3.1 输入要素——资源中心 | 第84-85页 |
5.3.2 加工要素——资源平台 | 第85-87页 |
5.3.3 输出要素——用户使用 | 第87页 |
5.4 评价指标的权重赋值和最终建立 | 第87-95页 |
5.4.1 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赋值 | 第87-93页 |
5.4.2 评价指标体系的最终建立 | 第93-95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95-96页 |
6 用户视角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效果实证分析 | 第96-128页 |
6.1 问卷设计与调查 | 第96-99页 |
6.1.1 问卷设计 | 第96-97页 |
6.1.2 调查对象 | 第97页 |
6.1.3 数据采集及样本情况 | 第97-98页 |
6.1.4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| 第98-99页 |
6.2 评价方法选择与评价过程 | 第99-104页 |
6.2.1 评价方法选择 | 第99-100页 |
6.2.2 评价过程 | 第100-104页 |
6.3 用户测评结果分析 | 第104-111页 |
6.3.1 用户测评结果 | 第104-109页 |
6.3.2 评价结果反映的整体效果 | 第109-110页 |
6.3.3 评价结果反映的主要问题 | 第110-111页 |
6.4 用户身份对用户测评结果影响的再分析 | 第111-124页 |
6.4.1 描述性分析与显著性检验 | 第112-114页 |
6.4.2 回归模型构建与结果分析 | 第114-122页 |
6.4.3 回归模型质量检验 | 第122-124页 |
6.5 用户测评结果与资源库数据监测结果的比较分析 | 第124-126页 |
6.5.1 两种评价方法的互补 | 第124-125页 |
6.5.2 两种评价结果共同反映的问题 | 第125-126页 |
6.6 本章小结 | 第126-128页 |
7 结论与建议 | 第128-136页 |
7.1 研究结论 | 第128-131页 |
7.2 研究创新点 | 第131页 |
7.3 研究不足与反思 | 第131-132页 |
7.4 研究建议 | 第132-13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36-146页 |
附录A 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评价指标体系专家调查问卷 | 第146-149页 |
附录B 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评价指标权重专家调查问卷 | 第149-153页 |
附录C 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效果评价打分表 | 第153-155页 |
附录D 资源库建设效果评价二级指标判断矩阵 | 第155-156页 |
附录E 资源库建设效果评价二级指标权重 | 第156-157页 |
附录F 资源库建设效果评价三级指标判断矩阵 | 第157-159页 |
附录G 资源库建设效果评价三级指标权重 | 第159-162页 |
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| 第162-166页 |
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1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