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5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| 第11-13页 |
1.2.1 西南低涡移动的研究现状 | 第11页 |
1.2.2 西南低涡发展的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2.3 地形对西南低涡及暴雨影响的研究进展 | 第12-13页 |
1.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| 第13页 |
1.4 本文的章节安排 | 第13-15页 |
第二章 地形与个例概况、资料与模式、模拟与试验方案 | 第15-23页 |
2.1 引言 | 第15页 |
2.2 秦巴山区地形特征与选取个例概况 | 第15-17页 |
2.3 资料说明与WRF模式介绍 | 第17-18页 |
2.4 模拟方案与模拟验证 | 第18-21页 |
2.5 地形敏感性试验方案 | 第21-23页 |
第三章 地形对西南低涡移动和发展的影响 | 第23-43页 |
3.1 引言 | 第23页 |
3.2 地形对西南涡结构特征的影响分析 | 第23-32页 |
3.2.1 初生阶段 | 第23-26页 |
3.2.2 成熟阶段 | 第26-30页 |
3.2.3 减弱阶段 | 第30-32页 |
3.3 地形对西南涡形态的维持和移动的影响分析 | 第32-36页 |
3.3.1 地形对西南涡形态维持的影响 | 第32-34页 |
3.3.2 地形对西南涡移动的影响 | 第34-36页 |
3.4 地形对西南涡发展的影响分析 | 第36-41页 |
3.4.1 参照试验的涡度收支分析 | 第36-37页 |
3.4.2 各试验的涡度倾向方程诊断分析 | 第37-41页 |
3.5 本章结论 | 第41-43页 |
第四章 地形对西南涡引发暴雨的影响 | 第43-58页 |
4.1 引言 | 第43页 |
4.2 西南涡暴雨的TBB特征 | 第43-45页 |
4.3 地形对雨带位置和强度的影响 | 第45-47页 |
4.4 地形对水汽条件的影响 | 第47-49页 |
4.4.1 地形对水汽输送的影响 | 第47页 |
4.4.2 水汽通量散度的影响 | 第47-49页 |
4.5 地形对垂直运动的影响分析 | 第49-51页 |
4.5.1 地形对垂直运动的影响 | 第49页 |
4.5.2 地形强迫引起的垂直速度分析 | 第49-51页 |
4.6 地形对暴雨过程中不稳定发展的影响 | 第51-57页 |
4.6.1 湿位涡、倾斜涡度发展、对称不稳定概念简介 | 第51-52页 |
4.6.2 参照试验的不稳定发展分析 | 第52-55页 |
4.6.3 各试验不稳定发展的对比分析 | 第55-57页 |
4.7 本章结论 | 第57-58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8-62页 |
5.1 主要结论 | 第58-60页 |
5.2 讨论与展望 | 第60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7页 |
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| 第67-68页 |
致谢 | 第68-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