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货币供给内生性分析从1996年到2010年
摘要 | 第1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1 绪言 | 第7-17页 |
·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| 第7-8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8-13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3页 |
·论文结构安排 | 第13-15页 |
·创新点与不足 | 第15-17页 |
2 货币供给的外生性与内生性 | 第17-28页 |
·货币供给的外生性与内生性 | 第17-18页 |
·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外生性之争 | 第18-20页 |
·早期货币供给内生理论的萌芽 | 第20页 |
·信用中介论 | 第20-21页 |
·凯恩斯之后货币供给内生性理论的发展 | 第21-26页 |
·货币供给内生性理论述评 | 第26-28页 |
3 中国基础货币的内生性分析 | 第28-36页 |
·中国货币供给机制由“倒逼机制”变为“市场机制” | 第28-29页 |
·货币供应量分类 | 第29-30页 |
·基础货币构成的来源 | 第30-32页 |
·中国基础货币内生性发展历程分析 | 第32-35页 |
·基础货币注入方式改变对我国货币供给内生性的影响 | 第35-36页 |
4 中国货币乘数内生特性分析 | 第36-45页 |
·货币乘数的计算 | 第36-37页 |
·货币乘数的变动分析 | 第37-38页 |
·货币乘数影响因素分析 | 第38-45页 |
5 货币流通速度内生性分析 | 第45-49页 |
·货币流通速度的内涵和功能 | 第45页 |
·货币流通速度变化、影响因素及其内生性分析 | 第45-49页 |
6 中国货币供给内生性实证分析 | 第49-56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49页 |
·数据来源 | 第49-50页 |
·货币供给与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关关系 | 第50页 |
·单位根及协整检验 | 第50-52页 |
·Granger 因果检验 | 第52-53页 |
·向量自回归模型验证 | 第53-54页 |
·贡献度分析 | 第54-56页 |
7 结论与政策建议 | 第56-60页 |
·结论 | 第56-57页 |
·政策建议 | 第57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4页 |
致谢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