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7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4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1.3 研究内容及方法 | 第14-15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5页 |
1.4 创新之处与技术路线 | 第15-16页 |
1.4.1 创新之处 | 第15页 |
1.4.2 技术路线 | 第15-16页 |
1.5 本章小结 | 第16-17页 |
第2章 竞争力理论概述 | 第17-22页 |
2.1 企业竞争力 | 第17-18页 |
2.1.1 企业竞争力概念界定 | 第17-18页 |
2.1.2 企业竞争力理论概述 | 第18页 |
2.2 商业银行竞争力 | 第18-20页 |
2.2.1 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概念 | 第18-19页 |
2.2.2 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| 第19-20页 |
2.3 农村信用合作社竞争力 | 第20-21页 |
2.3.1 农村信用合作社竞争力的定义 | 第20页 |
2.3.2 农村信用合作社竞争力构成要素 | 第20-21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1-22页 |
第3章 祁东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| 第22-32页 |
3.1 祁东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简介 | 第22-23页 |
3.2 祁东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| 第23-31页 |
3.2.1 祁东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内部环境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| 第23-29页 |
3.2.2 祁东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外部环境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| 第29-31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31-32页 |
第4章 祁东县农村信用合作社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| 第32-44页 |
4.1 现有评估指标的对比分析 | 第32-35页 |
4.1.1 单指标分别评估方法 | 第32-33页 |
4.1.2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 | 第33-34页 |
4.1.3 评估指标体系的比较评价与研究方法的确定 | 第34-35页 |
4.2 层次分析法(AHP)简介 | 第35-37页 |
4.3 祁东县农村信用合作社竞争力的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| 第37-43页 |
4.3.1 农村信用合作社竞争力指标选取的原则 | 第37-38页 |
4.3.2 农村信用合作社竞争力指标的选取 | 第38-42页 |
4.3.3 祁东县农村信用合作社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| 第42-43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43-44页 |
第5章 祁东县农村信用合作社竞争力实证分析 | 第44-52页 |
5.1 祁东县农村信用合作社竞争力指标体系指标权重的确定 | 第44-47页 |
5.2 祁东县农村信用合作社竞争力指标体系指标实测值的标准化处理 | 第47-49页 |
5.3 定量指标实测值的计算和标准化处理 | 第49页 |
5.4 定性指标的赋值和标准化处理 | 第49-50页 |
5.5 祁东县农村信用合作社竞争力综合评价 | 第50-51页 |
5.6 本章小结 | 第51-52页 |
第6章 提升祁东县农村信用合作社竞争力的路径选择 | 第52-59页 |
6.1 增强吸储能力 | 第52-53页 |
6.2 优化贷款结构 | 第53-54页 |
6.3 优化人员结构 | 第54-55页 |
6.4 加强内部激励机制建设 | 第55页 |
6.5 提升服务质量 | 第55-56页 |
6.6 创新金融产品 | 第56-57页 |
6.7 加强信用环境建设 | 第57页 |
6.8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| 第57-58页 |
6.9 本章小结 | 第58-59页 |
结论 | 第59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3页 |
致谢 | 第63-64页 |
作者简历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