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前言 | 第9-25页 |
1.1 卟啉简介 | 第9-10页 |
1.2 自由卟啉的合成方法 | 第10-13页 |
1.2.1 Rothemund法 | 第11页 |
1.2.2 Alder-Longo法 | 第11页 |
1.2.3 微波诱导法 | 第11-12页 |
1.2.4 Lindsey法 | 第12页 |
1.2.5 MacDonald法 | 第12-13页 |
1.3 卟啉化合物的应用 | 第13-17页 |
1.3.1 卟啉材料在医学方面的应用 | 第14-15页 |
1.3.2 卟啉材料在催化方面的应用 | 第15-16页 |
1.3.3 卟啉材料在吸附方面的应用 | 第16-17页 |
1.4 卟啉单体作为材料的不足 | 第17-18页 |
1.5 卟啉配位聚合物的研究现状 | 第18-22页 |
1.5.1 卟啉配位聚合物在催化方面的应用 | 第18-20页 |
1.5.2 卟啉配位聚合物在发光材料领域的应用 | 第20-21页 |
1.5.3 卟啉配位聚合物在气体吸附及分离领域的应用 | 第21-22页 |
1.6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| 第22-25页 |
第二章 自由卟啉的合成及表征 | 第25-41页 |
2.1 引言 | 第25-26页 |
2.2 实验部分 | 第26-32页 |
2.2.1 实验试剂 | 第26页 |
2.2.2 实验仪器 | 第26-27页 |
2.2.3 自由卟啉的合成 | 第27-32页 |
2.3 结果与讨论 | 第32-39页 |
2.3.1 合成过程分析 | 第32页 |
2.3.2 质谱分析 | 第32-34页 |
2.3.3 ~1H NMR图谱分析 | 第34-36页 |
2.3.4 紫外-可见光谱分析 | 第36-37页 |
2.3.5 红外光谱分析 | 第37-38页 |
2.3.6 自由卟啉的荧光分析 | 第38-39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39-41页 |
第三章 含吡唑基卟啉配合物的合成、结构及性能研究 | 第41-67页 |
3.1 前言 | 第41-42页 |
3.2 实验部分 | 第42-49页 |
3.2.1 实验试剂 | 第42页 |
3.2.2 实验仪器 | 第42-43页 |
3.2.3 卟啉配合物的合成 | 第43-44页 |
3.2.4 H_2PP1的单晶培养 | 第44页 |
3.2.5 配合物的晶体结构测定 | 第44-49页 |
3.3 结果与讨论 | 第49-61页 |
3.3.1 配合物的单晶结构分析 | 第49-55页 |
3.3.2 配合物的XRD表征 | 第55-56页 |
3.3.3 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分析 | 第56-58页 |
3.3.4 配合物的紫外-可见光谱分析 | 第58-60页 |
3.3.5 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| 第60-61页 |
3.4 配合物的荧光光谱分析 | 第61-62页 |
3.5 配合物的催化氧化活性的评价 | 第62-65页 |
3.5.1 芳香基烷烃类物质的催化氧化实验 | 第62-65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65-67页 |
第四章 过渡金属卟啉配位聚合物的合成、表征及性能研究 | 第67-86页 |
4.1 引言 | 第67-68页 |
4.2 实验部分 | 第68-70页 |
4.2.1 实验试剂 | 第68页 |
4.2.2 实验仪器 | 第68-69页 |
4.2.3 卟啉配位聚合物的合成 | 第69-70页 |
4.3 结果与讨论 | 第70-84页 |
4.3.1 过渡金属卟啉配位聚合物的表征 | 第70-78页 |
4.3.2 过渡金属卟啉配位聚合物的吸附性能研究 | 第78-80页 |
4.3.3 过渡金属配位聚合物的催化氧化活性的评价 | 第80-84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84-86页 |
第五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| 第86-88页 |
5.1 工作总结 | 第86页 |
5.2 工作展望 | 第86-8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8-98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| 第98-99页 |
致谢 | 第9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