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化学论文--分析化学论文

仿生构建生物逻辑系统和生物传感平台的研究

摘要第5-8页
Abstract第8-10页
第1章 绪论第14-31页
    1.1 分子逻辑系统第14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布尔逻辑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分子逻辑门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生物分子计算机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4 DNA计算模型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5 多肽逻辑系统第22-23页
    1.2 生物传感器第23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多肽生物传感器第24-28页
    1.3 生物传感器的未来第28-29页
    1.4 本文构思第29-31页
第2章 基于Au(I)-S配位聚合物仿生构建三羧酸循环逻辑电路第31-47页
    2.1 前言第31-32页
    2.2 实验部分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实验材料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实验仪器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Co A-Au(I)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Co A-Au(I)配位聚合物的表征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AND逻辑门的构建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6 AND-AND-级联逻辑门的构建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7 AND-AND-AND-级联逻辑门的构建第34页
    2.3 结果与讨论第34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设计原理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Co A-Au(I)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及表征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Co A-Au(I)配位聚合物的传感平台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基于Co A-Au(I)配位聚合物的逻辑门构建第42-45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45-47页
第3章 仿生构建基于金纳米颗粒比色可读的多肽逻辑系统第47-62页
    3.1 前言第47-49页
    3.2 实验部分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试剂和材料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逻辑门操作第49-50页
    3.3 结果与讨论第50-6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多肽逻辑系统的描述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验证多肽介导的Au NPs聚集颜色改变(AICC)现象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构建基于Zn~(2+)/Chy响应的比色“开/关”逻辑门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构建基本的二进制逻辑门第54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构建组合逻辑门及其在传感中的应用第57-60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60-62页
第4章 基于转肽酶的模块处理器用于功能多肽逻辑装置的构建第62-80页
    4.1 前言第62-63页
    4.2 实验部分第63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试剂与仪器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多肽对量子点影响第6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Sortase A及突变体的表达和纯化第6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逻辑门实验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分子锁实验第6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6 细胞培养第6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7 细胞逻辑门的共聚焦成像第6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8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第65-66页
    4.3 结果与讨论第66-7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0 Sortase A操控的多肽逻辑门的设计原理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Srt A表达及多肽连接效果分析第67-7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多肽诱导QD聚集淬灭的现象验证第70-7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Srt A操控的基本逻辑门的构建第72-7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构建基于Srt A操控的功能逻辑器件第74-7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基于Srt A操控的细胞凋亡逻辑调控第77-78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78-80页
第5章 DNA介导的超电荷荧光蛋白与氧化石墨烯相互作用的荧光传感平台第80-92页
    5.1 前言第80-81页
    5.2 实验部分第81-8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材料和测量第81-8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表达纯化Sc GFP和e GFP第8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分析DNA介导的Sc GFP/GO相互作用第82-8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分析UDG和UGI第8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高通量筛选计算第83页
    5.3 结果与讨论第83-9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设计原理第83-8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DNA介导的Sc GFP/GO荧光传感的机制研究第85-8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UDG的活性检测第88-9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UDG抑制剂的高通量筛选第90-91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91-92页
第6章 基于生物操控的金纳米簇构建荧光蛋白传感器第92-103页
    6.1 前言第92-93页
    6.2 实验部分第93-95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试剂与仪器设备第93-94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金纳米簇的合成方法第94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金纳米簇的表征实验第94页
        6.2.4 Sirt 1 活性及抑制剂检测实验第94-95页
    6.3 结果讨论第95-102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Au NCs/Sc GFP传感平台设计原理第95-96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考察Au NCs与Sc GFP的相互作用第96-99页
        6.3.3 Au NCs/Sc GFP传感平台用于Sirt 1 的活性检测第99-100页
        6.3.4 Sirt 1 抑制剂的筛选第100-101页
        6.3.5 Au NCs/Sc GFP传感平台稳定性考察第101-102页
        6.3.6 Au NCs/Sc GFP传感平台通用性考察第102页
    6.4 本章小结第102-103页
结论第103-105页
参考文献第105-124页
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124-126页
致谢第126-127页

论文共12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质谱的疾病标记物高灵敏度生物传感新方法研究
下一篇:基于压电传感的微生物快速检测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