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引言 | 第8-9页 |
第1章 旅游消费者知情权的概念界定及相关法律法规 | 第9-15页 |
1.1 旅游消费者知情权的概念界定 | 第9-10页 |
1.1.1 关于旅游消费者的概念 | 第9页 |
1.1.2 关于消费者知情权的概念 | 第9-10页 |
1.1.3 关于旅游者知情权的概念界定 | 第10页 |
1.2 对旅游者知情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 | 第10-15页 |
1.2.1《旅游法》中的相关规定 | 第10-11页 |
1.2.2《旅行社条例》中的相关规定 | 第11-12页 |
1.2.3《最高法院关于审理旅游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》中的相关规定 | 第12-13页 |
1.2.4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及《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》中的相关规定 | 第13页 |
1.2.5《合同法》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《合同法》若干问题的解释(二)中的相关规定 | 第13-14页 |
1.2.6《导游人员管理条例》、《导游人员等级考核评定管理办法》中的相关规定 | 第14页 |
1.2.7《国家工商总局关于处理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的若干规定》中的相关条款 | 第14-15页 |
第2章 旅游消费者知情权受侵犯的表现形式 | 第15-23页 |
2.1 旅游违约 | 第15-18页 |
2.1.1 擅自改变旅游行程 | 第15-16页 |
2.1.2 降低吃住行标准 | 第16-17页 |
2.1.3 变更购物次数 | 第17-18页 |
2.2 旅游不实宣传 | 第18-20页 |
2.2.1 虚假价格 | 第18-19页 |
2.2.2 夸大其词 | 第19-20页 |
2.3 旅游公平欠缺 | 第20-21页 |
2.3.1 格式合同中“霸王条款”现象 | 第20-21页 |
2.3.2 旅行社随意拼团、转团 | 第21页 |
2.4 旅游安全保障不够 | 第21-23页 |
2.4.1 旅游活动中危险性项目未提醒 | 第21-22页 |
2.4.2“黑车”“黑导”旅游安全无保障 | 第22-23页 |
第3章 旅游消费者知情权受侵犯的成因 | 第23-31页 |
3.1 社会背景分析 | 第23-25页 |
3.1.1 现行旅游法律制度不够完善 | 第23页 |
3.1.2 行政司法部门执法不力 | 第23-24页 |
3.1.3 地方保护主义 | 第24-25页 |
3.1.4 行业协会监督缺失 | 第25页 |
3.2 旅游经营者角度分析 | 第25-28页 |
3.2.1 旅行社准入门槛低 | 第25-26页 |
3.2.2 旅行社恶意竞争 | 第26页 |
3.2.3 旅行社与导游关系不顺 | 第26-28页 |
3.2.4 旅游经营者缺乏服务意识 | 第28页 |
3.3 旅游消费者角度分析 | 第28-31页 |
3.3.1 旅游信息获取不对称 | 第28-29页 |
3.3.2 旅游消费者投机心理 | 第29页 |
3.3.3 旅游消费者维权意识薄弱 | 第29页 |
3.3.4 旅游消费者行使求偿权不易 | 第29-31页 |
第4章 旅游者知情权受侵犯的法理分析 | 第31-34页 |
4.1 违背诚信原则 | 第31-32页 |
4.2 违反公平价值 | 第32页 |
4.3 违背契约理论 | 第32-33页 |
4.4 违背消费者倾斜保护理论 | 第33-34页 |
第5章 保障旅游消费者知情权的相关建议 | 第34-45页 |
5.1 加强旅游消费者知情权法律保障体系建设 | 第34-37页 |
5.1.1 域外立法模式的借鉴 | 第34-36页 |
5.1.2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| 第36-37页 |
5.2 规范经营者准入和信息披露制度 | 第37-41页 |
5.2.1 完善旅游经营者信息披露 | 第37-39页 |
5.2.2 提高旅游机构及其人员的准入标准 | 第39-40页 |
5.2.3 增强旅游经营者服务意识 | 第40-41页 |
5.3 旅游消费者维权救济 | 第41-45页 |
5.3.1 提高旅游消费者法律意识 | 第41-42页 |
5.3.2 加强旅游行政执法 | 第42-43页 |
5.3.3 简化诉讼程序,提供高效救济途径 | 第43-45页 |
致谢 | 第45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4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