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金融、银行论文--中国金融、银行论文--金融组织、银行论文--商业银行(专业银行)论文

巴塞尔协议Ⅲ新指标体系下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研究

摘要第10-11页
Abstract第11-12页
第一章 引言第13-21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第13页
    1.2 文献综述第13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文献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文献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研究文献评述第17-18页
    1.3 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主要内容与结构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方法第19页
    1.4 创新与不足第19-21页
第二章 巴塞尔协议指标体系第21-28页
    2.1 巴塞尔协议的由来第21-22页
    2.2 巴塞尔协议的沿革第22-23页
    2.3 全面风险管理和流动性新指标体系第23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全面风险管理框架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流动性新指标体系第26-28页
第三章 流动性风险管理现状第28-35页
    3.1 流动性危机的爆发第28-29页
    3.2 相关理论第29-30页
    3.3 我国流动性风险现状第30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存贷比(LDR)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流动性比(LR)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流动性覆盖率(LCR)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净稳定资金比率(NSFR)第33-35页
第四章 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因素第35-41页
    4.1 微观因素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资产规模(Assets)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资本充足率(CAR)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盈利水平:资产利润率(ROA)和资本利润率(ROE)第37-38页
    4.2 宏观因素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宏观经济与货币政策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利率水平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通货膨胀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同业市场第40-41页
第五章 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影响因素检验第41-54页
    5.1 研究假说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银行微观特征与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关系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宏观经济因素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影响第42-43页
    5.2 研究方法设计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被解释变量说明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解释变量说明第44-45页
    5.3 样本选择与实证模型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样本选择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实证模型第45-46页
    5.4 变量描述性统计与相关系数分析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相关性分析第47页
    5.5 实证结果与分析第47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模型选择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商业银行流动性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5.3 上市银行与非上市银行流动性影响因素效果比较第50-52页
    5.6 稳健性检验第52-54页
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主要措施建议第54-60页
    6.1 研究结论第54-56页
    6.2 完善我国流动性风险管理的主要措施和建议第56-60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银行经营方面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宏观经济发展方面第57-60页
附录 巴塞尔协议系列文件第60-61页
参考文献第61-64页
致谢第64-65页
附件第65页

论文共6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农村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
下一篇:DY银行零售客户关系管理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