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基础医学论文--医学免疫学论文--研究方法论文--免疫学技术、设备及实验方法论文

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血清型3结合疫苗的研制及免疫原性的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9页
1 前言第9-20页
   ·肺炎链球菌肺炎疾病的概述第9-11页
     ·肺炎链球菌概述第9页
     ·肺炎链球菌所致疾病第9页
     ·肺炎链球菌致病机制及机体反应第9-10页
     ·肺炎链球菌疾病的流行病学第10-11页
     ·肺炎链球菌肺炎的诊断和防控现状第11页
   ·肺炎链球菌疫苗进展第11页
   ·肺炎链球菌多糖疫苗第11-13页
   ·肺炎链球菌多糖蛋白疫苗第13-17页
     ·结合疫苗概述第13-14页
     ·结合疫苗的免疫机理第14-15页
     ·肺炎结合疫苗的国内外进展第15-16页
     ·结合疫苗的结合化学第16-17页
     ·结合疫苗的指标控制第17页
   ·载体蛋白第17-18页
   ·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第18-20页
     ·本论文的研究目的第18页
     ·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8-20页
2 材料与方法第20-37页
   ·实验材料第20-26页
     ·多糖发酵液与载体蛋白第20页
     ·实验主要试剂第20-21页
     ·主要实验仪器第21-22页
     ·实验动物第22页
     ·实验主要溶液的配制第22-26页
   ·实验方法第26-32页
     ·肺炎链球菌血清型3型多糖发酵液的纯化方法第26-27页
     ·纯化多糖中醛酸的检测方法第27页
     ·活化多糖产生的醛基检测方法第27-28页
     ·多糖浓度的检测方法第28页
     ·蛋白浓度的检测方法第28-29页
     ·HPSEC-MALS-RI联用系统测定多糖和多糖蛋白结合物分子量及分子大小分布第29-30页
     ·多糖蛋白结合产物分布的鉴定方法第30-31页
     ·多糖蛋白结合产物的纯化方法第31-32页
     ·免疫血清效价的检测方法第32页
   ·多糖水解研究第32-33页
     ·不同水解温度对3型多糖分子量的影响第32页
     ·不同水解时间对3型多糖分子量的影响第32-33页
   ·多糖活化研究第33-34页
     ·活化反应时间对3型多糖性质的影响第33页
     ·不同高碘酸钠浓度对3型多糖活化度的影响第33-34页
     ·活化度对多糖回收率的影响第34页
   ·多糖蛋白结合工艺研究第34-35页
     ·结合工艺中条件的控制研究第34-35页
     ·不同水解温度处理的3型多糖与CRM_(197)在水相中的结合第35页
     ·不同水解时间处理的3型多糖与CRM_(197)在水相中的结合第35页
     ·不同活化度的3型活化多糖与CRM_(197)在水相中的结合第35页
   ·多糖蛋白结合物免疫原性的研究第35-37页
     ·不同水解温度处理的结合产物的免疫原性第35页
     ·不同水解时间处理的多糖蛋白结合产物的免疫原性第35-36页
     ·不同活化度多糖蛋白结合产物的免疫原性第36-37页
3 结果与讨论第37-54页
   ·纯化多糖检测结果第37页
   ·标准曲线结果第37-39页
     ·多糖检测标准曲线第37页
     ·蛋白检测标准曲线第37-38页
     ·醛基检测标准曲线第38-39页
   ·多糖水解研究结果第39页
     ·不同水解温度分子量第39页
     ·不同水解时间分子量第39页
     ·水解小结第39页
   ·多糖活化研究结果第39-44页
     ·活化反应时间的影响第39-41页
     ·不同高碘酸钠浓度对3型多糖活化度的影响第41-42页
     ·活化度对活化过程中多糖收率影响第42-43页
     ·膜包孔径对多糖回收工艺的影响第43页
     ·活化反应小结第43-44页
   ·多糖蛋白结合结果第44-51页
     ·结合工艺中条件的控制研究第44-46页
     ·不同水解温度多糖结合的结果第46-47页
     ·不同水解时间多糖结合的结果第47-48页
     ·不同活化度多糖结合结果第48-49页
     ·结合比的比较第49-50页
     ·结合反应小结第50-51页
   ·多糖蛋白结合物免疫原性研究第51-54页
     ·不同水解温度结合物免疫原性结果第51页
     ·不同水解时间结合物免疫原性结果第51-52页
     ·不同活化度结合物免疫原性结果第52-53页
     ·不同投料比结合物免疫原性结果第53页
     ·结合产物免疫原性小结第53-54页
4 结论第54-55页
5 展望第55-56页
6 参考文献第56-62页
7 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62-63页
8 致谢第63页

论文共6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重楼皂苷及其复方抗肝癌和安全性评价研究
下一篇:纤毛运送蛋白IFT25与IFT27基因分析及体内外互作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