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电化学工作站对G蛋白级联放大系统的筛选
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0页 |
| 第一章 前言 | 第10-31页 |
| ·嗅觉的生物学基础 | 第10-15页 |
| ·昆虫的嗅觉感器 | 第10页 |
| ·昆虫嗅觉相关蛋白 | 第10-13页 |
| ·在昆虫体内气味分子的运输机制 | 第13-14页 |
| ·电化学信号传导 | 第14-15页 |
| ·自组装技术 | 第15页 |
| ·生物传感器的现状 | 第15-21页 |
| ·传感器的概念及分类 | 第15-16页 |
| ·嗅觉传感器的研究现状 | 第16-21页 |
| ·味觉传感器的研究现状 | 第21-25页 |
| ·膜片钳技术 | 第22-23页 |
| ·场效应晶体管(FET)传感器 | 第23页 |
| ·光寻址点位传感器 | 第23-24页 |
| ·微电极阵列传感器 | 第24-25页 |
| ·基于味觉组织的电化学型传感器 | 第25页 |
| ·苦味物质的结构及其受体 | 第25-30页 |
| ·苦味物质的介绍 | 第25页 |
| ·苦味物质及其受体 | 第25-30页 |
| ·课题研究的意义和选题依据 | 第30-31页 |
|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| 第31-37页 |
| ·玻碳电极的预处理及其效果表征 | 第31-32页 |
| ·实验材料与仪器 | 第31页 |
| ·试验方法 | 第31-32页 |
| ·味觉组织传感器的制备 | 第32-33页 |
| ·实验材料与仪器 | 第32页 |
| ·味蕾组织传感器的组装 | 第32-33页 |
| ·味蕾组织传感器的测定方法 | 第33页 |
| ·味觉组织传感器对苦味物质的测定 | 第33-34页 |
| ·实验材料与仪器 | 第33页 |
| ·味觉组织传感器对苦味(蔗糖八乙酸酯)的测定 | 第33-34页 |
| ·味觉组织传感器对苦味(苯甲地那铵)的测定 | 第34页 |
| ·味觉组织传感器对苦味(槲皮素)的测定 | 第34页 |
| ·膜蛋白的提取 | 第34页 |
| ·实验材料与仪器 | 第34页 |
| ·试验方法 | 第34页 |
| ·自组装蛋白后的不同细胞对蚕蛾醇的测定 | 第34-37页 |
| ·实验材料与仪器 | 第34-35页 |
| ·自组装蛋白后的猪味蕾对蚕蛾醇的测定 | 第35页 |
| ·自组装蛋白后的牛味蕾对蚕蛾醇的测定 | 第35页 |
| ·自组装蛋白后的鲶鱼嗅觉细胞对蚕蛾醇的测定 | 第35页 |
| ·自组装蛋白后的酵母细胞对蚕蛾醇的测定 | 第35-36页 |
| ·通过SDS-PAGE检测所提取的蛋白 | 第36-37页 |
|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| 第37-55页 |
| ·玻碳电极使用前的处理方法及其表征后的效果 | 第37-38页 |
| ·电流-时间测定法电位的优化 | 第38-39页 |
| ·触角蛋白的提取和定量 | 第39-40页 |
| ·猪味蕾自组装受体蛋白后的测定规律 | 第40-42页 |
| ·牛味蕾自组装受体蛋白后的测定规律 | 第42-44页 |
| ·酵母细胞自组装受体蛋白后的测定规律 | 第44-46页 |
| ·鲶鱼嗅觉细胞自组装受体蛋白后的测定规律 | 第46-48页 |
| ·蔗糖八乙酸酯与其受体的作用规律 | 第48-49页 |
| ·苯甲地那铵与其受体的作用规律 | 第49-51页 |
| ·槲皮素与其受体的作用规律 | 第51-53页 |
| ·苦味生物传感器的稳定性及重复性 | 第53-55页 |
| 第四章 结论 | 第55-57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55页 |
| ·对电化学味觉组织传感器的研究 | 第55页 |
| ·对电化学嗅觉组织传感器的研究 | 第55页 |
| ·研究创新点 | 第55-56页 |
| ·需要改进的地方 | 第56-57页 |
| 第五章 展望 | 第57-5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8-67页 |
|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| 第67-68页 |
| 致谢 | 第68-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