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第一章 综述 | 第11-29页 |
·引言 | 第11页 |
·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的研究进展 | 第11-21页 |
·镍基单晶高温合金 | 第11-14页 |
·合金化元素的相分布及作用 | 第14-19页 |
·裂纹扩展的原子模拟 | 第19-21页 |
·材料的断裂力学 | 第21-27页 |
·断裂力学的基本理论 | 第21-22页 |
·断裂的基本类型 | 第22-24页 |
·裂尖的位错发射 | 第24页 |
·韧脆判据 | 第24-27页 |
·本文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| 第27-29页 |
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| 第29-39页 |
·分子动力学方法的基本思想 | 第29-30页 |
·分子动力学模拟中的算法 | 第30-31页 |
·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系综 | 第31-34页 |
·等温过程的实现 | 第32-33页 |
·等压过程的实现 | 第33-34页 |
·边界条件 | 第34页 |
·原子间相互作用势 | 第34-36页 |
·分子动力学方法的局限性 | 第36-37页 |
·原子间相互作用能 | 第37-39页 |
第三章 合金化元素(Re、Ru、Co、W)对Ni/Ni_3Al相界面裂纹扩展的影响 | 第39-59页 |
·引言 | 第39-40页 |
·模型与方法 | 第40-43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43-57页 |
·合金化元素与力学参数 | 第43-45页 |
·合金化元素与Ni/Ni_3Al相界面裂纹脆性扩展 | 第45-49页 |
·裂尖构型 | 第46-47页 |
·裂纹扩展速度 | 第47-48页 |
·相界面劈裂功 | 第48-49页 |
·合金化元素与Ni/Ni_3Al相界面裂纹韧性扩展 | 第49-54页 |
·裂尖形貌 | 第50-51页 |
·裂尖位错发射 | 第51页 |
·表面能与不稳堆垛能 | 第51-54页 |
·合金化元素与原子间键合强度 | 第54-57页 |
·EAM势中对势项对比原子键强 | 第55页 |
·DVM计算原子间相互作用能 | 第55-57页 |
·结论 | 第57-59页 |
第四章 Re和W对Ni_3Al中裂纹脆性断裂的影响 | 第59-79页 |
·引言 | 第59-60页 |
·模型与方法 | 第60-65页 |
·裂纹模型 | 第60-63页 |
·模拟方法 | 第63-65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65-77页 |
·Re和W与体系力学参数 | 第65-66页 |
·Re和W与裂纹晶格捕获效应 | 第66-72页 |
·单杂质模型中Re和W原子分别对裂纹晶格捕获的影响 | 第66-70页 |
·不同浓度的Re和W原子分别对裂纹晶格捕获的影响 | 第70-72页 |
·Re和W与裂纹扩展临界断裂应力 | 第72-74页 |
·Re和W与Ni原子间键合强度 | 第74-77页 |
·EAM势中对势项对比原子键强 | 第75页 |
·DVM计算原子间相互作用能 | 第75-77页 |
·结论 | 第77-79页 |
第五章 Re对Ni_3Al中裂纹晶格捕获效应的影响 | 第79-93页 |
·引言 | 第79-80页 |
·模型与方法 | 第80-83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83-92页 |
·单个Re原子与裂纹晶格捕获效应 | 第83-87页 |
·一定浓度Re原子与裂纹晶格捕获效应 | 第87-90页 |
·Ni-Re与Ni-Al键强 | 第90-92页 |
·结论 | 第92-93页 |
第六章 结束语 | 第93-9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5-106页 |
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| 第106-107页 |
附录 公式解析与程序说明 | 第107-124页 |
致谢 | 第124页 |